陈操之尚未回答,就见支法寒从山门里飞奔下来。唤道:“陈檀越。吾师请你留寺小住两日。”
张文纨笑道:“那操之就在东安寺小住两日吧,我们先回了。”
低声道:“有事就让板栗转告。我命板栗隔日就去顾府一趟。”说罢,放下车帘,在十六名带刀部曲护送下往建康而去。
陆葳蕤攀着车窗朝后看,直到道路一转,看不到陈操之了才回身坐好。这时才真得双足酸痛。自己用手轻轻揉动足踝一一陆夫人张文纨含笑问:“蕤儿,来回三十里路,累着了吧”
陆葳蕤道:“不累。就是这两年在京中走得少了,脚力都不如以前了多走走就好了。”
张文纨笑道:“你还真是得陇望蜀啊,这样的机会哪能常有。而且再过两个,月陈操之就要去姑孰,以后见面也难。”
陆毒蕤有些难过。却又对张文纨道:“谢谢娘亲,蕤儿今日已经很快活了。都是娘亲疼爱我。”
张文纨轻轻抚摸陆葳蕤娇嫩的脸蛋。柔声道:“操之是个好郎君,的确是我葳蕤良配,蕤儿放心,我一定尽力助你,先前在佛祖像前我也为你与陈郎君的姻缘祈祷。”
“娘亲一一”
陆葳蕤含着眼泪。扑在张文纨怀里。感动极了,她六岁时亲生母亲病逝,八岁那年张文纨嫁入陆府。起先有好几年她是很排斥这个继母的。但慢慢的察觉继母性情温婉,完全不象有些仆妇对她讲的那些凶恶的继母。便逐渐与继母亲密起来,现在真的情同母女了。
牛车辘辘,向西而行。天色渐渐黑下来,陆府部曲已有赶夜路的准备。在东安寺便备好的松香火把。这时燃起来照明。赶到建康城东门已是戌时末,却见城中驰出三骑快马,听得为首骑士与守城门的军士说是去东安寺,皇帝陛下要召见钱唐陈操之。
终于在一月最后的一天亲到了陆葳蕤,哈哈,二月即将到来。小道又要向书友们求票票了,请把保底月票投给寒士”卜道一定会努力的,春节期间不断更。西府之行将更精彩。大幕正徐徐拉开。
另:再次推荐夏言冰大大的都市官场新作升迁之路。书号:
四力们,绝对值得一看。
二十二、夤夜传召
陈操之在东安寺随喜,当晚沐浴、斋饭之后,入正堂妆”尔”支道林夜谈,陈操之对儒玄经典无不精通,对时下流行的般若、慧行、道印诸释典也曾通览,又有前世习诵过的坛经和金刚经,说是学贯儒、玄、释。实不为过。支道林接谈之下。对陈操之的才学与颖悟大为惊叹。认为是宿慧,并不完全是学而知之的,恭恭敬敬请陈操之将所梦的高僧问答笔录下来,弘法传世,成大功德。
陈操之略一思索,说道:“支公。小子所梦见的那两位僧人是在传习一部佛典,名金网般若波罗蜜经,约五千言,小子尚能记忆,就将此经录出如何”
支道林喜道:“甚好。”亲自为陈操之磨墨。以示求经之虔诚。
东晋末年。西域龟兹国高僧鸠摩罗什应后秦国主姚兴之邀。来至长安翻译佛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这一时期翻论的,陈操之现在是让这部大乘佛教经典提前几个年在中土流传,至于六祖慧能的传法习录坛经就不打算录出了。毕竟坛经里涉及大品般若、维摩经、大智度论、十二门论这些佛典理论,而现在大品般若、维摩经这些佛经都尚未传论过来,佛学理论太超前是不妥的。会被僧众认为是异端邪说。所以陈操之只录金刚经。而坛经则留作自己辩难时偶露的机锋青灯古佛、山寺萧瑟,陈操之左手以王羲之清丽的行楷笔录金刚经。支道林于支法寒师徒分坐陈操之两侧,看着其笔端流淌出的串串经文:
一“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支道林看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禁点头,有会于心,后看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句,别然自省一一陈操之准备今夜就将五千余字的金刚经笔录出来,写到三千余字时觉得肩背手腕有些酸痛,便起身到庭中漫步,在半轮皎月下练了一遍五禽戏。支道林、支法寒师徒不出一声、默默相陪。
练罢五禽戏,陈操之回到衣钵察,继续笔录金刚经。他从戌时初开始落笔,已经书写了两个多时辰,听得寺里执役用响木“锦锋”报时,已经是三更天了。大约还剩八百字经文尚须半个时辰才能写完。
这时,听得山下马蹄声响。有人费夜来到东安寺。
支道林命支法寒去看看发生了何事支法寒出去半晌,领着一人来到正堂外。说道:“师父。皇帝召见陈檀越。”
精舍外便有一人躬身道:“宿卫中郎将毛安之拜见林法师。奉皇帝口谕,召钱唐陈操之觐见。”
支道林眉毛一挑。看着陈操之。陈操之执笔停顿了一下,墨眉微蹙。显然很意外,支道林便道:“陈檀越请继续传写经文,贫道先去问清楚究竟何事。”
支道林起身来到衣钵察外,请毛安之到正堂坐定。乃从容冉讯。
毛安之年在三十开外。短须环眼,威武劲健。其父乃东晋名将州陵侯毛宝。流民首领。北伐时兵败殉国,毛安之果毅有父风,勇武过人,雄风烈烈,深受会稽王司马昱倚重。先为抚军参军,迁为魏郡太守,又因其兄建安侯、冠军将军毛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