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0(2 / 2)

上品寒士 贼道三痴 7106 字 2019-04-19

刘真长便是谢安的妻兄、沛国刘惔,精通老庄、明辩玄理,曾预言桓温灭蜀、专权等事,料事必中,识鉴非凡;荀奉倩便是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的儿子荀粲,以玄心和深情知名,那个在寒冬腊月赤身冻得冰凉然后给发高烧的妻子降温的痴情男子就是这个荀奉倩。

王献之此文的意思是说他只佩服荀粲和刘惔两个人,其余人不在他眼里,王献之对自己的书法更是身负,谢安曾经问他:“君书何如君家尊”问王献之的书法与其父王羲之相比如何若按常理,自当承认不如乃父,王献之却答道:“故当不同。”意指各有特色,谢安道:“外论不尔。”意指时论王羲之的书法胜过王献之,王献之不服气道:“人哪得知”

王献之在书法上的骄傲和自负,对自己父亲都不肯谦逊半句,如何容得陈操之对他的擘窠大字有半句非议,虽然又听说陈操之是夸赞了这四个字宾,但未亲耳听到,当即略施一礼道:“也请陈兄写几个大字一看吧。”

王献之还是少年气盛啊,陈操之微笑道:“王兄大字在上头,谁还敢在上面书写啊。”

王献之觉得陈操之此言不是很敬服,似谦虚实揶揄,便道:“写几字又无妨,陈兄何必太谦”即命人取白马作坊特制的椽笔来。

陈操之看了一眼身边的陆葳蕤,陆葳蕤眼神清澈,唇边含笑,陈操之又看了一眼郗道茂,心想:“葳蕤在这里,我也不能过于退缩啊,王献之虽是书法天才,又是家学渊源,但我在书法的见识上比他广,颜柳欧赵、颠张醉素、还有功黄米蔡、瘦金六分,这些书法大家的法帖王献之是不曾梦见的,而王献之所精研过的汉隶、章草这几年我也临摹过”当即道:“我未习过大字,就随意写两行吧,有大号长锋紫毫束”

王献之看了陈操之一眼,微微一笑,即命人取大号长锋紫毫笔来,又有一仆人取一大砚台磨墨,那砚台足有脸盆大,陈操之第一回让别人代他磨墨,他执着一尺长的紫毫笔虚空而书,对陆夫人张文纨道:“要在张姨面前献丑了。”

陈操之与张文纨同路进京,已经很是熟络,但陆葳蕤却是第一次听到陈操之称呼她继母张文纨为张姨,小小的吃了一惊,看继续张文纨脸色如常,这才放心,又暗暗欢喜。

张文纨含笑道:“我还没见过操之的左右手书法,今日开一下眼界。”

这时,忽听一人口宣佛号,说道:“陈檀越到来,老僧有失远迎。”又道:“两位陆府女善信请入佛堂小歇。”

陈操之转身看来,见一个身材高瘦、面相清癯、年约五十的僧人正含笑望着他,这僧人没有孤寒之相,眼神既温和又睿智,手里一柄犀柄尘尾,果然是披着袈裟的王弼。

“小子陈操之,拜见支公。”陈操之深深施礼。

陆夫人张文纨和陆葳蕤也分别向支公见礼,闲云野鹤一般的支道林虽僻居汤山,却也知陈操之与陆葳蕤之间的情事,见陈操之与陆氏母女结伴来东安寺,不禁莞尔微笑,他是出家人,自不存门第之见,乐见这段好姻缘。

支道林道:“为陈檀越引见一人,琅琊王逸少王檀越。”

陈操之已经看到立于支道林左首的这个纶巾黑襦、风致萧散的老士人,虽然年近六旬,但犹自面如冠玉、眉清目秀,容貌与王献之有三分相似,身量高挑瘦削,宽袍缓带,有弱不胜衣之感。

陈操之长揖到地:“钱唐陈操之见过王右军前辈。”

身材纤瘦的王羲之微笑着打量陈操之,说道:“三年前老夫就从全常侍那里见过陈公子左右手收的停云诗,诗妙书亦妙,今日一见,发现人更妙。”

支道林笑道:“逸少兄,这痊陈檀越不仅儒玄通,更兼妙解佛理,老僧请他来是向他请教的。”

王羲之素知支道林不作客套语,支道林说请教那就是真的请教,不免暗暗吃惊,心想这个陈操之与献之同岁的吧,真有如此奇才便招呼儿子王献之过来与陈操之相见,王献之道:“爹爹,我已与陈兄相见过了。”

这时,那磨墨的王氏仆人扬声道:“这位公子,墨已磨好,请书写吧。”

陈操之看了王献之一眼,王献之点头致意,说声:“请。”

陈操之对支道林、王羲之道:“子敬兄定要我出丑书壁,我只好班门弄斧了。请王右军前辈雅正。”

王羲之眉毛一挑,笑道:“甚好,正想看看陈公子三年来书法进境如何。”

陈操之略施一礼,提笔走到黄墙下,在王献之所书的“片片仙云”四字的右侧,先匀了匀气息,左手执笔,以欧阳询张翰帖式行书写下四行大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十六个字每字约有碗大,结构谨严,清峻峭拔。

只听冉盛惊诧地大叫:“小郎君怎么用右手写这种书体了”

陈操之一贯是以右手写这种张翰帖式行书,左手写各种汉隶和钟繇、王谢诸体的。冉盛虽不通书法,但见也见得多了。今见陈操之突然换手,是以惊呼。

十九、禅宗二偈

陈操之本来习惯左手临摹汉隶及钟卫王谢诸体,右手书写张翰思鲈帖式行书,而今日突然换手,自然是有考虑的,他是第一次在墙壁上书写,这就是康有为所说榜书五难的第三难“立身骤变”,难免不适和生疏,站立在墙壁上书写他熟悉的尸体,正所谓熟以杂生,极易笔力不逮、弄巧成拙,所以他干脆换手,以不甚熟悉的左手欧体行书来写这四句禅宗偈言,要生涩就生涩到底,写出来反而有奇倔老丽之姿。

当然,陈操之平时也不是完全没有尝试过换手书写,不然的话是不会在这时候草率行事的,毕竟身后站着的乃是名垂千古的“二王”啊。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都是当世一品书家,支道林也精于草隶,见一壁二十个大字,三人首先都是欣赏这种新奇的书体,支道林随即便被这四句妙含佛理的诗偈深深吸引。

这是北派禅宗创始人神秀禅师所作的偈言,神秀号称禅宗五祖弘忍座下五百弟子中悬解圆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