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5(2 / 2)

上品寒士 贼道三痴 7774 字 2019-04-19

祝英台道:“子重兄,你有一个好嫂嫂啊。”

陈操之远远地朝嫂子丁幼微挥了挥手,对祝英台道:“是,我嫂子是普天下最好的嫂子,可惜我兄长早逝”

祝英台默然走了一程,说道:“我在上虞就听过令兄嫂之事,我不讳言,绝大多数人是不赞成令兄嫂这段姻缘地,但我却不那么想,丁氏嫂嫂承受家族的非议一意要下嫁寒门,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这是个奇女子啊这次亲眼看到丁氏嫂嫂,才发现她还这么美丽,而且非常聪慧。”

陈操之微笑道:“我嫂子是钱唐第一名媛啊。”

祝英台看了陈操之一眼,笑问:“那吴郡第一名媛与钱唐第一名媛相比,如何呢”

陈操之道:“英台兄,我们继续昨日关于庄子父里的八疵、四患的辩难吧。”

祝英台一笑,便执一端,代言孔丘与陈操之代言的“渔父”辩难,不知怎么地,心里有些闷闷的,辩起来也词锋不利,全无往日旁征博引、搜玄钩沉地机敏与严谨,没两下就被陈操之逼到死角,无言作答,这是陈操之与其交往数月来极其罕见的。

祝英台到:“子重兄,我今日谈兴不佳,你辩赢了我也胜之不武。”

陈操之微微一笑,说道:“英台兄坐到车上去吧,到陈家坞还有近四十里路呢。”

牛车逶迤向南,于辰时末来到枫林渡口,祝英台下车与陈操之并肩立在江堤上,看着渡船向这边而来

“子重兄,桓野王就是在这里赠你柯亭笛地吗”祝英台很有兴致地问。

陈操之遥指对岸那大片的枫树林道:“在那边哦,你没看过卫先生画地那幅桓伊赠笛图。”

祝英台望着对岸高大茂密的枫树林、江上的紫菱洲、奔流不息的钱唐江水,展颜道:“何必看画,江流枫林依旧,画中人又在我眼前,岂是单薄画卷能比的”

陈操之笑道:“英台兄想听我吹奏竖笛了”

祝英台梨涡浅现:“子重兄有意绪否我可不想你敷衍我。”

陈操之道:“我做任何事都不敷衍,每次吹曲我都是全心全意的,但意绪好比灵感,不能想有就有,陆平原文赋有云情因物感,文以情生,音乐也是如此,有情境、有意绪才能吹奏平日难有的妙音,又好比书法,王右军、谢安石两大书家写字无数,但让他二人自己满意的书贴也寥寥可数。”

祝英台致歉道:“算我失言,子重兄从未敷衍过我是吗那我问一句,此时算得有情境、有意绪否”

陈操之道:“尚未有。”

祝英台一叹:“要等那一刻,还真不易啊,不过我算是有幸,听到过子重兄的三次妙音。”

陈操之问:“三次除了参军那次还有哪两次”

祝英台眼望别处,说道:“那次你吹笛送客,吹了很久”

陈操之恍然道:“是了,原来你还在听啊,我以为你早走远了那么还有一次呢”

祝英台迟了一下,说道:“还有一次也是你吹笛送客,也许是我自己心有所感,觉得分外美妙吧,你自己或许不觉得。”

陈操之点头感叹道:“是啊,音乐是需要妙赏的,这就是知音啊,世无钟子期就无俞伯牙。”

祝英台觉得双颊有点发烫,说道:“渡船靠岸了,子重兄请吧,船行江上为我吹奏一曲,那种情境交融、神思飞越的妙音不是想听就能听到的,也许一月、也许一年,我哪里等得及退而求其次吧。”

七、此曲能得几回闻

行江上,陈操之竖笛一曲吹毕,大风忽起,渡船飘法在对面的枫林渡口靠岸。

这是艘小渡船,坐着陈操之、冉盛、祝英台和二婢,三辆牛车还在北岸等待那艘大渡船。

黑云大幕一般自西向东拉开,遮蔽天际,近午的天色陡然阴暗下来,小渡船顺流激驶、随波起伏,祝氏二婢,惊慌道:“风这么大,会不会倾舟啊”

祝英台却还镇定,只是瞪大了眼睛注视着陈操之。

陈操之从容将柯亭笛吹口拭净,罩以青布囊,收入木盒,说道:“不用担心,渡口选在这里是有讲究的,这一段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既有风浪也不至于湍急,而且南岸是茂密的枫树林,北边是耸立的齐云山,也起到了很好的阻挡风力的作用坐好了,莫要拥挤在一侧。”

年老的公稳稳操舟在离枫林渡口三、四里外的下游某处靠岸,大雨已经瓢泼而下,雨具全在那边牛车里,众人都下不了船。

年老的at公认得陈操之,这样俊美的少年郎无论是谁都是一见难忘的,说道:“陈郎君莫急,就在船上候着,反正现在也无法回渡口载客对了,你们陈家坞的人昨天这个时候就在渡口等着陈郎君回来,临近午时才回去,说今日还会来。”

冉盛忙问:“老at公,陈家坞来接我们的人长什么模样”

年老公答道:“一个驾牛车的四、五十岁,宽脸厚唇,另一个断了一臂,面相有些凶恶”

“哈”冉盛喜道:“小郎君,是荆叔和来福叔,算到我们也是这几日回来,所以每日这个时候就来看看。”

祝英台坐在船尾。看着倾盆大雨洒落在江面上。那钱唐江水好似了一般。奔流激荡。如墨般地黑云直似要压到江面上。水涨船高。眼看着江水漫过了江岸地那块巨石

不知为什么。在这样风雨飘摇地孤舟上。泼天大雨、江水汹涌。祝英台却觉得很安心。又有一种无可名状地、跃动地、浮躁地快活。

“小郎君。快看。那是荆叔”冉盛突然大叫进来。不顾大雨钻出船舱立在船头使劲招手。

断臂地荆奴戴斗笠、披蓑衣、撑柳木杖大步在前。身后是来福驾地牛车。他们看到一艘渡船过来了。被风吹到江下游。便赶过来看看。却还真是陈操之和冉盛。

来迎接陈操之地除了来福和荆奴之外。竟然还有润儿。润儿由小婵带着。这时从车上下来。小婵打着伞。牵着润儿走近一些。润儿欢喜得小脸通红。锐声道:“丑叔丑叔润儿接到丑叔了。润儿和阿兄说好地。一人接一天。昨天是阿兄来。阿兄没接到。润儿今日却接到丑叔了”

冉盛已经冒雨跳上岸去了。断臂荆奴赶紧取自己头上地竹笠给他戴上。冉盛叫了一声“荆叔来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