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56(2 / 2)

明朝小侯爷 难山之下 7731 字 2019-04-18

四喜班脸上难掩黯然之色,挤出笑来应声道:“是,国公爷想的周到,国公爷请来的一定了不起的名角儿,一定能让四喜班真正的名噪京城的。”

虽然班主是笑着说的,但是他脸上的黯然之色实在是太明显了,张知节也明白他心里不好受,他们都是戏班的顶梁柱,却马上就要变成边缘人物了。

张知节笑着安慰道:“你们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只是因为你们的口音所以不被京里的人接受,这点可以学吗你们生活在京里,只要用心,肯定能迎头赶上。”

听到张知节的安慰,四喜班班主连忙陪笑道:“是,是,小人们定会谨遵国公爷的教诲,用心学习的。”

虽然班主嘴上十分乐观的答应着,其实他的心里是十分悲观的,因为他们打小就是那么学的,早就养成了习惯了,要改过来谈何容易况且就算改过来唱腔也比不上人家打小就那么练的,最后反倒是很容易落了个不伦不类。

张知节十分敏锐的就注意到了四喜班人的情绪,不由眉头微皱。四喜班是因为他听戏才改变了命运,如今这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虽然他没有直接的责任但是也有间接的责任。

虽然他贵为国公,完全可以不去搭理,但是张知节到底不是这样的人,皱着眉头开始思索起来。

气氛一时安静了下来,班主眼见国公爷微微皱着眉头可是吓了一跳,自己这是让国公爷心生不快了啊,国公爷要是追究起来他有几条命也得赔进去啊。

班主期期艾艾道:“国公爷,小人不是。。。。。。”

班主刚刚开口,张知节立即抬手打断了他的话,沉声道:“四喜班的名字得改,改为四喜喜剧班”

班主听了连声道:“戏剧班国公爷改的好,改的妙”

张知节摇头道:“不是戏剧班,是喜剧班欢喜的喜,明白吗”

班主听了一脸的懵逼之色,喜字他知道是什么意思,剧字他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两个字加起来,他就懵逼了,班主先是摇头,然后又点头。

班主唯唯诺诺道:“国公爷,请恕小的愚钝,实在是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你能明白才怪了张知节笑呵呵道:“喜剧班,就是给人带来欢喜,就要把观众给逗笑,明白了吗”

班主听了期期艾艾道:“是杂耍吗国公爷,小的们没这个手艺”

张知节伸出指头摇了摇道:“不是杂耍,是小品,咱们演小品”

班主听了又懵逼了,小字他明白事什么意思,品字他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两个字加起来他就想不明白了。

“小品小品是什么国公爷,小人愚钝,这根本就没听说过,小人们也不会啊”班主都快哭了。

张知节笑着宽慰道:“你放心,这个学起来十分容易,虽然你们不会但是本督会啊,本督亲自教你们,包你们真正的名噪京城行了,你去吧,本督且梳理一下,过两天会找你们来排练的。”

班主就这样一脸茫然的走了,张知节倒是觉得这挺有趣的,这个时代人们的娱乐方式很少,若是能有个小品的话也挺不错,至少能逗大家一乐不是。

张知节抱着孩子入宫和正德皇帝听了一天的戏,这已经飞快的在京里传遍了。那些文武官员们刚刚觉得张知节圣眷大减,结果转眼之间就发生了这事。

皇帝竟然推开了一切事物,专门陪着张知节听了一天的戏,而且还是辽东腔的难听的戏。而皇帝如此做只是因为张知节喜欢听。知道消息的官员们立即消停了,原来他们的感觉其实根本就是错觉,人家昌国公的圣眷似乎仍然没有减少。

就在大家拭目以待张知节有什么动作的时候,张知节却没有丝毫的动静。因为张知节忙着鼓捣小品去了,至于百官们担心的张知节会掀起事端来打击报复,不好意思,张知节其实根本就没那闲工夫。

回京之后的张知节十分的低调,低调到有时候大家都觉得他没有回京。而张知节对于朝廷的政务也没什么兴趣,专心和四喜班的人搞起了喜剧。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张知节的目光已经超脱了朝堂,超脱了大明,他已经的目光早就已经超越了这些官员们了。他在等待明年春暖花开天气转暖,至于现在的这个空,正是放松身心的时候。

就在张知节忙着搞喜剧的时候,几个洋人坐着马车入了京城。这倒并没有在京里引起什么轰动,因为如今大明开海通商,前来大明贸易的洋人也不少,什么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格兰人都有。

去泉州港的洋人很多,来天津港的洋人也不少,京城距离天津这么近,自然有洋人来大明的京城的看一看。久而久之,京城里的人见到洋人自然就不感到稀奇了。

京里遇见洋人并不让人感到稀奇,但是敢登寿宁侯府的洋人就让人感到稀奇了。寿宁侯的门房见到一行洋人径直向他们走来的时候,也是感到懵逼的。

这些洋人好像是冲着他们来的,难道是来拜访侯府的他们还从来没有接待过洋人呢,今儿就遇上了问题是他们不会说洋话啊

不过他们多虑了,一行洋人来到门房前面十分客气的鞠躬道:“先生你好,请问这里是不是大明总督的府邸”

本章完

第1389章重礼

府里二爷曾经做过总督,而且还和洋人打交道比较多,这些洋人虽然语焉不详,但是门房上的人还是立即就明白过来,很可能是来拜见二爷的。

虽然这些洋人看起来十分丑陋,但是门房上的人还是客气道:“我们府上二爷曾经做过总督,你们是要拜见我们二爷吗”

洋人虽然会说汉话但也并不顺溜,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叫道:“是的,昌国公,我要见昌国公”

这些门房上的人闻言有些不喜,这些洋人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能直接说见吗怎么也得是拜见

想到这些洋人毕竟不识礼数,门房上的人也不和他计较,若不然早就直接轰走了

门房上的人沉声道:“请问,可有拜帖”

洋人听了一脸茫然,拜帖是什么门上的人见到洋人这茫然的表情,感到好心累啊,耐心解释道:“就是有没有什么凭证,我也好去禀报我们二爷”

凭证这两个字那洋人倒是听明白了,十分谨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