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后来却没有人能够做到了,甚至变得只能缩在城池中自保,但是现在之所以突然变了,新式火器是一方面,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宣大总督张知节”
“如果没了张知节,即便是大明有了新式火器燧发枪,仍然只能躲在城池中自保这是明人的懦弱的本性”
门都闻言立即有了几分思索之意,不得不说花当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见到门都露出思索之色,花当接着沉声道:“燧发枪也不能完全阻断骑兵的冲锋,而在于骑兵受创之后不能冲破燧发枪的刺刀阵”
“但是刺刀虽然让燧发枪有了近战之力,但是比长枪来仍然是差一些的为什么我们的骑兵可以冲破长枪阵,却冲不破刺刀阵呢因为张知节是这支大军的定海神针”
门都闻言眼睛一亮的同时也露出了一丝恍然之色,花当同样眼睛大亮沉声道:“所以只要杀了张知节,宣府军的战力必然急转直下而我们就不用如此窝囊了”
诚然门都不得不承认花当说的很有道理的,其中的风险却非常的大因为张知节绝不是那么好杀的身为大明的宣大总督又是锦衣卫的提督,出入侍卫如云,无论何时都防备的密不透风。
所以张知节无论如何不好杀,更重要的是如果杀不死张知节却暴露了,那对于整个部族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门都皱眉道:“头领,要杀张知节谈何容易,而且一旦失败的话,部族一定会遭到灭顶之灾的”
花当苦笑道:“我又何尝不知道,所以一直都在踌躇,如果真要杀他的话,那等他接手大宁的时候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时机他对大宁一点都不熟悉,而我们却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不过,不能拿部族的生死来做赌注啊”
看来花当还是极为理智的,如果花当真要赌一把的话,门都是不会赞同的,因为现在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朝廷要在大宁城重建大宁卫的消息在部族里传开了,很多人都极为愤慨,他们都已经在这里生活习惯了,并不想离开这里。
虽说朝廷会在大宁城周边修建围城用于互市,但是他们还是觉得不是滋味。虽然大多数朵颜卫的人还在过着游牧的日子,但是那些贵人们却已经习惯了大宁城的繁华和稳定。
就在朵颜卫刚刚平静下来的时候,从泰宁卫传来一个消息,宣大总督将会选择泰宁卫监管互市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无不勃然大怒、义愤填膺,把儿孙直接气冲冲的来找花当了,在门口遇见了门都。
“叔父听说了吗朝廷竟然要让泰宁卫的人监管互市真是欺人太甚”把儿孙气冲冲道。
门都听了只是沉重的点头,两人一起入内,花当皱着眉头正在沉思。把儿孙进来立即气冲冲道:“阿爸,听说张知节要让泰宁卫的人监管互市”
花当沉声脸冷冷道:“不错”
把儿孙当即跳脚道:“凭什么泰宁卫算什么安出在咱们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凭什么要让泰宁卫监管互市况且这是咱们让出的大宁城,好处却让泰宁卫占去了,这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花当冷冷道:“就是因为安出在我面前屁都不敢放,所以张知节才让安出监管互市就因为咱们朵颜卫太过强大了,所以他才要打压咱们朵颜卫,扶持泰宁卫制衡”
门都皱眉道:“这些年来泰宁卫逐渐势微,面对咱们的蚕食若说安出他们没有怨尤是不可能的如今他们得到了机会肯定不会放过,甚至想打击咱们蚕食咱们”
把儿孙听了叫道:“阿爸,难道咱们就这样坐以待毙不成与其这样还不如轰轰烈烈的干一场”
花当叹道:“原本我以为咱们让出了大宁城,互市将会由我们朵颜卫做主导,毕竟咱们朵颜卫才是朵颜三卫之首。没想到张知节竟然做了如此让我们寒心的决定”
门都张了张嘴没有说什么,花当面色有些复杂的看着把儿孙道:“把儿孙,你的妻子是咱们部族第一美人,你舍得将她献出来吗”
本章完
第1202章兵发大宁
对于花当如此干净利落的屈服了,张知节并没有感到太意外,毕竟实力决定一切如果张知节只是带兵击败了朵颜三卫的一万骑兵的话,花当肯定不会如此痛快的答应的。
但是宣府一战,张知节可是带领大军野战击败了鞑靼的四万骑兵。就算是倾朵颜三卫之力也无法和鞑靼抗衡,要不然也不会遭到了鞑靼的侵袭仍然敢怒不敢言。
所以张知节的大军已经对朵颜三卫产生了足够的威慑,花当自然没有胆量敢起兵对抗宣府的大军况且张知节连拉带吓已经将朵颜三卫给瓦解了。
如今就算是花当想要起兵也得不到其余两卫的支持了泰宁卫虽然弱小但是却和朵颜卫联系的紧密,若是花当想要聚集起兵的话,动静那么大肯定瞒不住泰宁卫。
自从又有五千燧发枪被送到了宣府之后,张知节立即就开始投入到了练兵之中。这样张知节的手中就有了三万火枪兵了毫无以为实力又增强了不少。
练兵的同时,张知节还和姜怀信和王崇他们开始筹备大宁卫的事情。当初朝廷放弃了大宁城,一方面是因为军事力量的减弱不得不收缩防线,另一方面是因为财政的拮据。
但是这些年来,草原上的部族屡屡侵边已经显现出来朝廷放弃大宁的弊端了。但是却无力改变什么,一方面军事力量继续萎缩无力收回大宁城,另一方面财政状况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不过如今这些都已经解决了,接连两次大捷意味着朝廷已经有能力收回大宁城了,同时如今开海通商国力日增,重设大宁卫的军费也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
所以王崇和姜怀信对于总督大人收回大宁城,重设大宁卫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他们明白大宁城对于边镇的意义它就像是一颗钉子一样扎在了草原上,就像是一把利剑一般悬在了朵颜三卫的头顶上
将朵颜三卫的投效和重设大宁卫的事情上奏给正德皇帝,虽然正德皇帝许他便宜行事,但是他也必须全部禀报给正德皇帝。
就在一切都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的时候,朵颜三卫终于传递来了消息,朵颜卫已经迁移出了大宁城,恭迎总督大人入城。
虽说觉得朵颜三卫不敢搞出什么幺蛾子,但是为了谨慎起见,张知节还是尽起三万火枪兵带着一万骑兵浩浩荡荡出了城向大宁城挺进,同行的还有密密麻麻的火炮。
张知节带的火炮不只是随军打仗的轻型火炮,还有守城重炮,那是为了装在大宁城上的。张知节既然接手了大宁城,自然要把大宁城经营的固若金汤。
此刻的大宁城已经没有了往昔的繁华景象,因为朵颜卫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