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摸了摸张知节的头笑道:“长大了,像个大人了。”张知节被被摸着头感觉怪怪的,讪笑道:“娘,饿了”。太太失笑道:“好,吃饭,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太太的大丫鬟彩霞就过来交代,今天太太要带着张知节入宫,让娟儿她们好好给张知节准备准备。彩霞笑着对张知节道:“娘娘和老太太一直挂念着二爷,天天打发人来问候,知道二爷大好了特地让去宫里让娘娘和老太太瞧瞧,正好太太也想去宫里谢恩。”
本来张知节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现在正是张家的好时候,自己这位姑母张皇后独宠后宫,甚至将张家老太太都接到了宫里奉养,可见张皇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所以张知节虽然知道要入宫,心里却是不以为然。直到张知节随着太太走在宫里,感受到皇宫里的庄严肃穆,这才心里发闷,这里就是这个时代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所在。
张知节紧张的随着太太入了坤宁宫,低着头跟着太太行礼,当听到那个温婉的声音,张知节紧张的心情却突然平静了下来。
“宝哥儿,来,到姑母这里来,让姑母好好看看。”张皇后笑着对张知节道。张知节听了顺从的走到张皇后那,必须得抱大腿啊
张皇后拉着张知节的手笑着道:“怎么还和姑母认生了,嗯,看着精神多了。”张知节笑着道:“娘娘,我已经好了。”
老太太笑着道:“看上去是活泛多了,就是怎么跟你弟弟打起来了”太太赶紧道:“小孩子家闹别扭也是有的。”
张皇后笑着道:“宝哥儿以前就跟个大姑娘似的,现在倒是男孩子气多了,打个人倒也没什么,只是怎么能欺负你弟弟呢”张皇后虽然疼张知节这个张家长孙,不过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张知节知道让张皇后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来了,赶紧解释道:“我昨天去学堂上学来着,发现学堂里闹的不像样子,这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吗所以我就寻思好好管教管教他们,不能让他们就这样荒废了,成了纨绔子弟,到时候就是娘娘面子上也不好看,我们这些小辈的纵然不能给娘娘挣脸面也不能给娘娘丢脸不是。”
这一段话实实在在说到了张皇后心坎里去了,张皇后知道自己的两个弟弟风评不好,经常有御史弹劾,张皇后都是想法摁了下来,其实心里也颇不是滋味,想要惩罚吧心里又不舍得,长此以往使得两个弟弟越来越放纵。
张皇后听得心潮起伏,眼睛都有些湿了,笑道:“我的宝哥儿懂事了,长大了,姑母心里真高兴。”老太太听了心里却有些尴尬,心里知道自己两个儿子惹了不少事,皇后为此操心不少,现在见皇后感触这么深,知道对两个弟弟也有些怨言。老太太劝道:“宝哥儿知道上进了,这是好事才是。”
张皇后笑道:“是好事,是好事”,想了想道:“宝哥儿不如进宫给照儿做伴读吧,宫里授业的都是学问高深的学士。”
太太听了心里却是一万个不愿意,其实这件事很早以前张皇后就提过。只是太太觉得皇家规矩大,自己又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怕张知节受了委屈,所以就给婉拒了。现在张皇后旧事重提,太太就想着以旧伤未愈需要静养婉拒了。
太太刚想开口,却没想到张知节眼前一亮,好机会啊,开口笑道:“那就谢谢娘娘了。”太太迟疑道:“娘娘,宝哥儿这刚好利索。”张皇后笑道:“难得宝哥儿自己愿意,你也别老拘着他,你放心我会安排妥帖人跟着他的,我自己亲侄子,断然不会大意的。”
第4章与朱厚照的初接触
太太虽然还是有些迟疑,但是听了皇后的话觉得也对,皇后也不会让自己的亲侄子受委屈。就算是真的受了委屈到时候再辞去这个差事就是,太太想了想便没有再反对。
见太太没有反对张皇后也是松了一口气,张皇后是真心想让娘家人跟太子走的近一些。只可惜太子对两个舅舅不感冒,小一辈的也没有成器的,今天张知节的表现无疑打动了张皇后。
太太陪着皇后和老太太说了一阵家常话,这才告退离宫而去。路上太太问张知节道:“宝哥儿怎么突然想要入宫做陪读了”张知节笑道:“给太子做陪读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这是好事啊。”太太道:“好事是好事,只是皇家规矩大,我怕你受委屈。”张知节笑道:“没事,先做做再说吧。”太太笑道:“病了一场倒像个大人了。”
张知节走了之后,太子去给皇后请安,张皇后就跟太子说起了张知节。张皇后对太子道:“你整天嘟囔读书无聊,现在母后给你找了伴读陪你。”太子顿时精神了,有个玩伴总比自己一个人玩好,连忙问道:“母后,是谁”张皇后笑道:“张知节,他是你表弟,你们更能亲近一些。”太子听了顿时如同霜打了的茄子,撇嘴道:“他更个大姑娘似的。”
张皇后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知节病好后,人长进了不少。他昨天去学堂,看到学堂吵吵闹闹,便把学堂狠狠整治了一顿,今天进宫,我也觉得知节变了很多。”
晚上皇上来到坤宁宫,张皇后就闲着跟皇上说起今天的事。皇上坐在椅子上喝着茶笑呵呵听着。听到要让皇后张知节入宫给太子做陪读,皇上笑着道:“这小子倒是开窍了,难为寿宁侯夫人不拘着他了,朕一会儿就下道旨意。”张皇后灿然一笑:“那臣妾就谢过皇上了。”皇上伸手握着张皇后的手道:“你我夫妻一体,还用着谢了。”
张知节用过晚饭的时候一位公公匆匆而来传了道旨意,无非就是什么年少聪颖,品德优良,特选为太子陪读。张知节把玩着入宫的腰牌,心思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张知节吃了早饭,皇后娘娘已经体贴的派了一位小太监来,知道张知节第一次去不知道路。张知节带着这个小太监到了宫门,验了腰牌,一路往东宫而去。
刚到了东宫就见一位笑呵呵的太监站在那里等着,小太监见了细声细气道:“刘公公,这位就是太子的陪读,寿宁侯家的小侯爷张知节。”小太监又对张知节道:“这是太子爷跟前得力的刘公公。”张知节一听就知道眼前这个慈眉善目一脸笑呵呵的就是刘瑾了,只是此时的刘瑾还没有后来的嚣张跋扈。
以后就要在太子面前混了,自然得跟朱厚照的身边人打好关系,张知节笑着拱手道:“原来是刘公公,初来乍到,多多关照。”此时的刘瑾还只是宫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自然不敢得罪皇后娘娘宠爱的亲侄子,笑呵呵的行礼道:“什么公公不公公的,咱家刘瑾,见过小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