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羔子的父亲看着满脸带笑走来的杨晨,牙齿都有些打颤,强颜欢笑,“原来是杨相公回来了,杨相公如今是有本事的人了,以前,我做过许多对不住你的的事情,都是叔该死”
看着走过来的杨晨,二羔子的父亲,心惊胆战。
杨晨笑道,“二叔,你这是说什么呢,都是一个村子的人,我还是你看着长大的呢,你说我,打我,都是应该的,那里有什么该死不该死的。”
“你是长辈,我是晚辈,那有长辈见了晚辈躲着的道理。”
“你这是干什么去”
二叔见杨晨语气真诚,语气便有些哽噎,“杨晨,你是宰相肚里能撑船,肚大能容,将来一定可以做大官的。”
“有你这句话,以后这村里,谁还敢在说你一句坏话,二叔我出手打死他个王八羔子”
“你是个有出息的人,这村子,是三尺之水,养不了你这样天骄人物,将来你出息了,发达了,记得回来看看,帮一把家乡的父老乡亲,让大家伙儿也能够沾一下你的光。”
杨晨笑道,“我若是托你吉言发达了,自然忘不了乡亲父老,不过,你也知道,我一个人而已,有没有什么本事,那里发达的了。”
二羔子的父亲眼角含泪,“你不要这样说,我这双眼睛,还没有瞎,看得出来,这村子里面,你以后就是最有出息的人,我听村里的娃儿说,你是邀月才子,还是大周太祖皇帝立国以来,千载不得一见邀月才子,写出来的文章,就像是花团锦绣一般,要多美,有多美,村子里面的许多小娃娃,都爱念你写的诗呢”
提起杨晨写的诗。
二羔子的父亲挺了挺胸膛,也有些与有荣焉
无论怎么说,杨晨都是村子里的人,杨晨有了荣耀,村子里的所有的人,也都跟着觉得与有荣焉
杨晨笑道,“二叔把我说的太好了,我那里有那么大的出息,写了几首诗而已,只要大家勤学苦练,迟早都会比我有出息的。”
“我写了一本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已经交给我的弟子马文才去印刷了,待他印刷完毕,我就送给村子里的孩子一人一本,希望他们能有书读”
二羔子的父亲愣了
呆呆愣愣
没有回过神来
好久才仿若神游归来一般,双眼中,绽放着光芒。
“杨晨,你说什么”
“你说说真的吗,你要把自己写出来的书,无偿的让村里的孩子阅读学习”
“要知道,那可是书籍啊,向来都是只有读书人,或者书香人家才可以有机会读书的”
杨晨点头,“是真的,等文才印刷之后,就会送来”
“要是村子里的叔叔大伯们愿意的话,可以把家里的孩子,送到我院子附近来,每一天,我都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教给孩子们三字经。”
“也许我不能教给他们多么有益身心的知识,可是让他们多识几个字还是做得到的。”
扑腾
二羔子的父亲一下子跪了下来。
“杨晨,你要是真的给村子里的娃娃教书,你就是村子里的恩人,村子里的人,一定会人人都念你的好,一定会给你建庙供奉的。”
杨晨慌忙把二羔子的父亲扶了起来。
“二叔,你这是干什么,你这一跪,我可受不起”
“以前,我年幼不懂事,也曾给村子里带来不少烦恼,如今我学到了些知识,反馈给村子,也是理所应当的。”
二羔子的父亲听了,老泪纵横。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读书是何等艰难的事情
第179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第一更
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
没有订阅、打赏、票票的话,收藏一下,也是对碧海的极大支持。
读书
是许多人的梦想。
读书,也是许多人走上成功的唯一的路。
没有机会读书的人,大多数,混的好点的,就是跟着师傅学一门手艺,开一个门面,简简单单的一辈子。
只有读书,才有机会,做人上人。
当然,这种机会也是很小的,毕竟固有的人上人早已经抱成一团,想要挤进去,和痴人说梦差不多。
但是机会再小,也是机会。
总是比没有机会要强上很多。
一直以来,各大家族、书院把持着教学,这个世界上,读书人身份尊贵,也导致了,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读书的。
一则是教育资源就那么些,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享受到;另外,就是固有的读书人集团,并不想让更多的平民读书。
平民往往意味着寒门,寒门出神仙,寒门出贵子,就会打破固有的利益集团。
这是很多人,所无法容忍的。
这也导致了,很多平民子弟,根本没有机会读书。
只有一些大商人的子弟,愿意出巨资,走关系,才有机会让商人的子弟,得到一些书籍的残本,里面的内容,还往往上句不对下句。
真正的经典书籍,向来不轻易示人。
而三字经这本杨晨自己写的书,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一部经典。
不是经典的书籍,是绝对不敢以经作为书名的。
二羔子的父亲,没有想到,这足以传家的无上经典,杨晨会好不珍惜的拿出来,让村子里的幼童诵读。
这样的恩德,海深山高,不要说是跪上一跪,就算是让他立即去死,为了村子的孩童有书可读,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死。
“杨晨,你这做,恩德天高地厚,你放心就是,我会立即招呼全村的人,立即在你院子附近盖上一座私塾”
“而且那私塾所占的地方,从此以后,就归你了”
二羔子的父亲泪水未停,心中的感激无以复加。
旁边的万忠良、干海港、贾宏伟、杨乃武看着眼前的场面,心中也是震撼的无以复加。
除了书院之外,还从来没有读书人,可以有如此大的气魄,这是要教书育人。
“杨相公,我们也愿意出资建私塾,我们的孩子,能不能也到私塾里面来跟着学习”
这样的机会,太诱人了。
万忠良、干海港、贾宏伟、杨乃武他们也跟着眼红。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上私塾。
上了私塾,有了学问,将来也有机会进渭城真正的书院读书。
杨晨点头。
“无论是谁,都可以进来读书”
“只是,我只负责传道受业解惑,其余的事情,我却是没有多少精力去管理了”
“至于如何运作,你们商量着来”
二羔子的父亲、万忠良他们齐声道,“杨相公,你放心好了,这事儿包在我等的身上,一定会把这事办的漂漂亮亮。”
杨晨道,“那就好,二叔放心,这三字经是我的弟子的家族印刷的,印完之后,我立即让他派人送来,你先问问,有多少孩子要读书,大约需要多少本三字经”
“我好让文才准备,免得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