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对这种局面很满意。
为此,艾森豪威尔还找过几次张弛。
“少将”艾森豪威尔说:“战场又陷入僵持了,你有什么办法吗”
张弛摊了摊手,回答:“将军,这是由意大利的地形决定的,从一开始我就提醒过你们了不是”
艾森豪威尔点了点头,虽然有那个赌约,美国还能从赌约中获得利益,但防线上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的伤亡,盟军却始终无法往前推进一步这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这些事就让艾森豪威尔和亚历山大苦恼去,张弛乘着这时间就把眼光放到内部。
张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佐阿夫兵团第五军和第六军都调到意大利把这两个军调到意大利不是为了让他们获得胜利。
事实上,这样类似崭壕战的局面是很难轻易打破的,因为打下一座高地后方紧接着又是另一个高地,一重接着一重没有止境。
张弛之所以把这两个军调上来,则是乘着这时候对第五军和第六军进行训练战场才是最好的训练场,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动真格的。同时,真实的死亡威胁也会迫使士兵们不得不拼了命的学习,因为那些本领都是能保住性命的东西。
法军驻防的高地一般就只有两个或者三个高地,张弛就让佐阿夫兵团轮流上,就像解放军对越轮战一样轮着练。
让所有盟军都想不到的是,在其它部队都害怕德国人夜袭时,佐阿夫兵团却是屡屡在夜间打败德军,甚至还反过来在夜间偷袭德军高地并收获颇丰。
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佐阿夫兵团人手一把弯刀而且刀术了得夜战嘛,往往一碰到敌人就是面对面,而且还很难分清是敌是友,刺刀也只能用于刺杀且很容易就因为距离太近而失去作用。
但如果手里拿着弯刀就不一样,首先它可以作为识别敌我的特征之一,看不到脸也看不清用的是什么枪,但如果对方用的是弯刀那不用想,是自己人没错了。其次这玩意比起刺刀来更适合近战,砍劈刺杀都可以,于是往往在黑夜里杀得来袭的德军是不要不要的。
这直接导致德军甚至都不敢轻易对佐阿夫兵团驻守的高地发起夜袭,为此德军还将佐阿夫兵团称之为“弯刀队”。
安排好这些,剩下就没张弛什么事了敌我双方陷入僵持之后,最空闲的其实就是指挥官,因为每天几乎都在重复着那些动作,攻下哪个高地或者夺取哪个制高点。
这时张弛就给冲绳发了个电报询问遥控“飞机飞弹”的进度。
得到的答复让张弛倍感兴奋:“我们已经生产出一批可遥控飞机飞弹并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效果让我们十分满意。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实战测试”
“没有问题”张弛回答:“现在的意大利就是最好的试验场,把他们带来吧”
第八百八十三章飞机飞弹
原本张弛还希望这“飞机飞弹”能快点到达意大利并投入测试,但很快就发现这并不容易做到。
原因是这“飞机飞弹”是个长八米多、宽六米的大家伙还真名副其实的就是个小飞机。
张弛之前就了解过,德国的“飞机飞弹”也就只有七米多长五米多宽。对此张弛也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德国人那种“飞机飞弹”是不可控的,装置会相对比较简单,而一旦要求对其可控而且可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那就需要在“飞机飞弹”上加装电子设备,而这时代的电子设备其本身的体积就不小就连美军的无线步话机都还是像“大哥大”那样可以砸死人的份量,于是整个体积很快就上去了。
这样一来,刘振国等人就只能选择海运。
因为如果选择空运的话就必须借助美国,而张弛又不希望美国方面知道这个计划。
结果足足等了一个多月这玩意才辗转运到意大利。
好在盟军与德军之间的战斗已经陷入了僵持确切的说,盟军在战场上还是占据上风,这主要是因为的盟军兵多将广,两个集团军可以轮流上阵,这样就让士兵有休息时间并且可以保证士气。
德军士兵就没那么好运了,他们在前线的兵力总共才只有六个师,而防线因为却越拉越长最后都延伸到一百多公里几乎横跨整个意大利,这样一来这六个师的德军甚至都略显不足,就更不用说替换了。
于是很自然的,作战时间一长,德军就有些撑不下去了,崩溃自杀的,疯狂冲上战场的都在增加其实德军已经很不容易了,在那种战场高压下还能撑那么久而且还一直在坚持,这如果是换上英军、美军,只怕早就崩溃投降了。
希特勒也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于是就对驻意德军进行了一些调整。
这调整简单的说,就是把隆美尔的b集团军全都交给凯塞林指挥,凯塞林就把自己的a集团军和b集团军合并成c集团军。
但这只是换汤不换药,凯塞林手里还是无兵可用,因为凯塞林可指挥的部队表面上看起来是多了8个师,也就是原本由隆美尔指挥的b集团军,但这些部队是在阿尔卑斯山上驻防的,总不能把阿尔卑斯山防线给丢了吧如果这样做的话,盟军或空降或登陆直取阿尔卑斯山怎么办到时所有的德军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盟军在防线上占据优势,只不过推进速度很慢,而且每前进一寸都在付出代价,用艾森豪威尔的话说,就是“我们就像是只沿着长筒靴往上爬的蜗牛,不仅缓慢,而且一路留下痕迹”
注:意大利的地形神似一支长筒靴,所以也被称为靴子国
其实,盟军之所以能不断的朝前推进,相当一部份还是佐阿夫兵团的功劳佐阿夫兵团不惧夜战,而白天又有强大的火力可以压制敌人,于是相比起其它部队驻守的高地来说,佐阿夫兵团就出现黑、白通知都具有优势的情况。
这使佐阿夫兵团总能突入敌人的防线然后依靠更强大的火力及充足的后勤向两翼扩大战果。
当然,这些都不是张弛所关心的事。
防线攻防如何、战局怎么样,似乎都与张弛没多大关系。
张弛关心的就是眼前摆在他面前的“飞机飞弹”。
在看到它时,张弛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要选择耗时更久的海运而不是空运它不只是弹体而已,另外还有发射架,像铁锅一样的信号发射器、接收器,一台老得掉牙的黑白电视及操作仪器,全部整起来单单是一枚“飞机飞弹”所附带的玩意连一辆大卡车都运不下。
后来张弛才知道,在这时代黑白电视可不是什么“老掉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