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4(2 / 2)

这是在法军的“教导”下养成的恶习,许多法国人认为到了二战时拼刺刀在战场上已经失去作用了,那时应该是坦克、大炮、飞机的世界,于是对拼刺训练根本就不屑一顾相比起拼刺,法国军官更有兴趣的是教士兵们怎么修筑工事。

如果部队是按法军的战略思想来打的话,那或许不成问题,防线加大炮,拼刺刀还真派不上什么用场。

但就像之前说的,佐阿夫兵团因为没有空中力量同时也没有坦克,于是就必须选择日军的近身战术,而近身战术对肉搏战的要求又是很高的,小日本也正是因为拼刺技术好所以才在近身战中吃得开。

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解决的起因还是出于偶然,那天张弛心血来潮到第三军的军营里去看看训练情况,发现一群正在休息的佐阿夫兵团的士兵们正围成一圈,叫好声接连不断

出于好奇,张弛就凑上去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只见里头两名佐阿夫士兵拿着木棍互相挥舞砍杀,动作和步法十分娴熟,只看得张弛有些眼花瞭乱的。

张弛不由惊异的问着库克依:“这是什么运动”

“剑术啊”库克依回答:“他们在用木棍当剑”

“剑术”张弛像是看外星人似的看着库克依:“你的意思是说,你们平时都以剑术为娱乐”

“是的”库克依点了点头:“这不是很正常吗你们没有”

“可是你却告诉我你们不会拼刺刀”

“我们的确不会拼刺刀”库克依回答:“会剑术并不代表会拼刺刀不是吗”

张弛不由差点晕倒拼刺刀为的是近身肉搏,不会拼刺刀难道就不能用剑术取代吗

后来张弛才知道,这是这时代阿拉伯民族的风俗,正规的应该是使用阿拉伯弯刀,只是许多百姓因为太穷了买不起像样的弯刀,再加上也是为了方便练习,于是就使用木棍代替。

其实这也要怪张弛孤陋寡闻,要知道曾经出现在抗美援朝战场的土耳其旅,其特点就是每人腰挎一把阿拉伯弯刀,这些弯刀就在近战中给擅长近战的志愿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于是张弛没有半点迟疑,马上就建议吉罗将军给第三军每人都配一把阿拉伯弯刀。

对此,吉罗将军还疑惑的问道:“配弯刀有什么用现在难道还要用刀上战场吗”

“会有用的,将军”张弛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好吧”吉罗将军嘴上虽然这么应着,但脸上却满是怀疑。

此时的他甚至觉得这个中国少将有些怪异和愚蠢,不过既然已经把第三军交给他训练了,那就随他去吧,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于是吉罗将军大笔一挥就同意了。

这虽然在吉罗将军眼里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却是数万把质量上好的阿拉伯军刀。

第八百零八章战略

第三军一共三万多人,人手一把弯刀原本也不是件小事,但在阿尔及利亚就算不上一件大事阿尔及利亚民间有许多弯刀,甚至因为有使用弯刀的传统所以市面上还有许多出售弯刀的商铺,当然也就有生产弯刀的工厂。

其实也不能说是工厂,更应该说是手工作坊或是铁匠铺,一个火炉几把锤子,几个人“叮叮当当”的在里头敲打的那种。

民间有存量那就好办了,库克依马上就让人号召征集弯刀。

这种事当然就是交给独立派的人去办,他们大旗一挥,对百姓说了一通“为了阿尔及利亚独立”之类的话,很快就有成千上万把弯刀送到了第三军手中。

还别说,这些弯刀与佐阿夫兵团正在使用的军服还真配,那松垮的裤子旁别上一把刀,活脱脱的就是古代武士的样子。

倒是从中国那运来了一批新款军服后反倒有点不伦不类了:贝雷帽、绑腿、土黄色军装原本是现代特种兵的范腰部却挎上了把弯刀。

但张弛却认为这无伤大雅,因为战场是个最现实的地方,“实用”毫无疑问的要排位,弯刀和军服会不会搭并不妨碍士兵们能不能用这些刀杀人。

在佐阿夫兵团第三军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的时候,位于埃及开罗的盟军指挥部正展开一次激烈的争论。

争论生在以亚历山大为代表的英国派和以艾森豪威尔为代表的美国派之间,焦点在于下一步盟军该怎么作战的问题。

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就提议:“我们为什么不让张弛参加这个会议”

“那个中国少将”亚历山大说:“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这场仗与中国部队没什么关系不是”

亚历山大显然不希望张弛参加,因为张弛显然是帮着美国的。

“上帝”艾森豪威尔说道:“要知道你们打算让法军加入战争,而这个中国少将则是法军的军事顾问,你至少得了解下法军各方面的能力”

此言一出,亚历山大就没话说了。

艾森豪威尔说的是事实,亚历山大对法军的战斗力、协同能力等几乎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就制订一个进攻计划显然是荒缪的。

于是当天下午,张弛和朱安将军就飞到了开罗。

之所以这次来的不是吉罗而是朱安,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讨论战争问题时朱安将军更靠谱。

张弛就开始对这种飞来飞去的生活感到有些厌烦了事实上,他是不愿意参加类似这样的会议,就像上次在摩洛哥一样,会议上讨论的往往并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而是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

张弛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事实也证明张弛猜的是对的,这次会议表面上看似乎是战略方面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英、美两国利益的角逐。

“我们认为盟军应该在法国北部登6”艾森豪威尔在会议上指着地图说:“法国虽然被德国占领,但众所周知,法国还有许多武装力量存在。可以预想,我们在法国登6后会得到法国抵抗人士各方面的支持,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我们在补给和情报上的负担。尤为重要的还是,法国与德国相邻,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以法国为基地向德国起进攻,与东线的苏联部队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这个战略当然是很好的,它其实就是历史上已经生的诺曼底登6,只是此时计划里的具体登6地点还未确定。

“不,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意大利南部登6”亚历山大说:“先,如果从法国北部登6的话”

说着亚历山大就把目光投向艾森豪威尔:“将军,你知道德国人在法国有多少部队吗他们甚至无需从苏德战场抽调任何兵力,就可以在法国北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