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斯登点了点头,接着就去给张弛打电话。
半小时后张弛就来到了蒙哥马利的指挥部,这次却是搭乘飞机来的,拉姆斯登派专门为张弛安排了一架运输机。
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对张弛表示歉意,另一方面也是军情紧急不容许浪费时间。
“将军”张弛在蒙哥马利面前敬了个礼。
“少将”蒙哥马利说:“我们准备朝德国人的防线发起进攻了,你有什么想法”
“要进攻了”张弛不由笑了起来:“比我想像的要快”
“是的”蒙哥马利点了点头。
“但是”张弛接着说道:“距离亚历山大港战役已经有两周半的时间,德国人已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了”
蒙哥马利又点了点头。
“是什么准备”张弛问。
“他们在阵地前埋了几十万颗地雷”蒙哥马利说:“雷区长达十六公里,这其中还有你们在亚历山大港挖的反坦克壕,德国人把它学去了”
“这很好”张弛只说了这三个字就没了下文。
拉姆斯登清了清嗓子,说道:“或许,我们可以用炮火开路,毕竟我们有足够的炮弹。你说是吗少将”
“也许吧”张弛回答。
“也许是什么意思”蒙哥马利问。
“也许的意思,就是敌人的地雷也许会动的”
“地雷会动”
“是的”张弛解释道:“你们以为隆美尔的地雷只有防线前的几十万颗吗不,他没那么傻,他会一边撤退一边埋,可能一路埋到利比亚去。将军,你们再计算下,如果是这样的话,该用多少炮弹多少时间,或者消耗多少兵力和坦克才能前进到你们希望的位置吧”
第七百四十五章齐普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隆美尔是个习惯“机动”的将领,他在进攻时会让部队动起来,防御时同样也会。
这就有点像廖耀湘在缅甸打的滚筒防御,滚筒防御是一条战线后接着一条战线,敌人在前线碰到的始终是敌人的防线,而隆美尔的防御却是一个地雷阵后接着一个地雷阵,摆在英军面前的始终是地雷阵。
当然,这地雷阵也不会像拉姆斯登说的那么简单,用炮弹轰一条路过去然后就可以突破了这样的突破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部队必须按炮弹开出的路走,于是德国人就轻易的知道英军进攻的路线,接着就可以轻松的用炮火或是战机进行拦截或是大规模杀伤英军的有生力量。
更糟糕的还是,因为德军在空中力量上更具优势,所以英军要在夜里进攻,而在夜里进入雷区作战显然又是极其危险的。
“那么”拉姆斯登问:“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不知道”张弛摊了摊手:“我早就警告过你们了不是延误战机的后果,就是需要付出成倍的伤亡,甚至是失败”
说着,张弛就自顾自的坐在一旁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文件。
蒙哥马利和拉姆斯登对望了一眼,双方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无奈。
但就算是这样,蒙哥马利和拉姆斯登最终还是制定出了一个进攻计划。
实际上这并不能算是什么进攻计划,因为它没有任何的新意,就是集结部队、炮火准备然后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发起进攻没有侧翼迂回,也没有偷袭,就是简简单单的正面进攻,只不过因为蒙哥马利谨慎小心,把进攻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周密的计划。
制定完这个计划后,蒙哥马利就把它给张弛看了下。
张弛只是微微摇了摇头,也难怪后人会评论蒙哥马利在北非是打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类型”的仗,这简直就是一战堑壕战的翻版,区别只是飞机、大炮和坦克更先进了。
“你有什么建议吗”蒙哥马利问。
“不,我没有”张弛回答。
张弛不是在跟蒙哥马利赌气,他知道这是战场,意气用事会害死很多人,他没有这么不成熟。张弛只是真的没有想到很好的解决方法。
迂回包抄吗
在沙漠中要做到迂回包抄而不被德国人的空军发现是很困难的,因为那将会是一支大车队,车上要载满部队所需要粮食、水以及汽车和坦克所需要的汽油而这些汽车一旦遭受德国人空中力量的攻击,这支部队就将因为缺水而渴死在沙漠里。
所以毫无疑问,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这么做极其危险,其危险性甚至超过正面进攻。
偷袭吗
德国人在防线前埋下了几十万颗地雷,任何偷袭都要先走过雷区而不引爆一枚地雷。
“这也许会造成很大的伤亡”张弛说。
“是的,我知道”蒙哥马利平静的回答。
蒙哥马利的反应让张弛有些意外,因为英国在一战时付出了近百万人的伤亡,这对人口本就不多的英国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在此之后,英国都尽量避免在战场上出现类似一战时的大规模伤亡,而蒙哥马利却如此淡然。
看了看进攻计划书里的进攻序列,张弛就明白了,在前头做炮灰的依旧是印度、奥大利亚等殖民军,南非1师也包括其中。
当然,张弛对此无能为力,因为它们都是英国的殖民军。
“战争总是避不了伤亡的不是吗”蒙哥马利说。
张弛冷冷的回答:“如果你认为这样就能避免英军的伤亡,那你就错了”
在伦敦的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里,丘吉尔也在焦急地等待着进攻的到来,他在得知蒙哥马利即将发动进攻后,就发了一封电报:“我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即将进行的这场战役上。这场战役很有可能对未来有重大影响。当你开始进攻的时候,请用齐普一字通知我”
“齐普”是丘吉尔与蒙哥马利约好的表示进攻战役开始的暗语。
然后蒙哥马利的进攻计划就开始实施了,第八集团军的进攻部队在前一天天亮前就悄悄进入了集结地域,他们将在战壕里躺上一整天然后等到夜里天黑时才进攻。
这么做的意图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