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5(2 / 2)

“可是我们能把它们放在哪”英军军官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张弛:“少将,你或许忘了,德国人拥有制空权,他们的战机随时都会轰炸我们的仓库”

“我并没有说把补给放在仓库里”

“那我们还能把他们放在哪”英军军官问:“把它们放在碉堡里而我们却在碉堡外面”

英军军官这话引起了一阵笑声。

张弛等他们笑得差不多了,就不紧不慢的回答道:“我感到惊讶南非兵曾经告诉过我,1000年前撒哈拉人打仗时就知道把补给埋在沙漠里,而你们现在还不知道这样做吗”

英军军官们闻言脸上的笑容不由僵在了脸上。

好半天拉姆斯登才兴奋的说道:“是的,我们可以把补给埋起来我们甚至可以把它们埋在亚历山大港郊外的某个地方,这样我们甚至连补给都用不着运输了,需要它们时只需要将他们挖起来就可以了”

“不过我得说”张弛提醒道:“这么做必须保密,否则这些补给很可能会落到德国人手里”

“当然”拉姆斯登回答。

“还有问题吗”蒙哥马利环视了一下会议室里的英军军官。

英军军官们纷纷摇头。

“没有了,将军”

“这似乎是个好主意”

“我认为值得尝试一下”

“我有一个问题”蒙哥马利望着张弛:“少将,德国人现在应该采取守势不是吗我的意思是说,他们的形势在好转,也就是说时间越久对他们越有利,所以他们不需要急着进攻。那么,我们放弃亚历山大港是否会过于明显呢我是说,德国人或许知道那是我们设下的一个陷阱”

“也许吧”张弛回答:“但是将军,隆美尔是永远都不会停止进攻的人,关于这一点,我想你更了解。另一方面,我们放弃亚历山大港当然不是平白无故的就撤出,然后丢一个空城在那对着德国人大喊嘿,这城我不要了,你们拿去吧。我们可以做得合理些,比如进攻亚历山大港的是意大利的部队”

“这也是我为难的地方”蒙哥马利说:“或许连德国人都不相信意大利部队能够拿下亚历山大港”

“这并不重要”张弛说:“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围点打援,而亚历山大港就是个合适的地方”

“围点打援”

“简单的说”张弛解释道:“就是围住一个地方的敌人,但围而不歼,用这些敌人来吸引敌人越来越多的援军。德国人也许不会上当,但是意大利人嘛”

“哦”说到这蒙哥马利就有些明白了:“把一部份意大利人包围在亚历山大港,使意大利人不得不前来救援,一旦意大利军队越来越多的被围在亚历山大港,那么德国人也就不得不有所反应了”

“是的”张弛回答:“我相信德国人会选择增援,甚至他们还会希望能够彻底攻占亚历山大港,毕竟这时他们拥有制空权,攻占亚历山大港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胜利,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会被拖进一个泥潭”

“是个好主意”蒙哥马利朝张弛点了点头:“你说服了我们,少将这或许会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详细计划吧”

于是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至于什么详细计划张弛参与的倒是不多,因为这更多的是英联邦军方面该怎么存储补给和弹药并在绝对保密的情况选个地点将其埋起来的问题。

张弛需要做的,就是让新一师抓紧时间训练,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战。

第七百零二章准备

不得不说蒙哥马利在组织能力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他把大多事情都布置得井井有条,比如亚历山大港各单位的撤出准备,弹药、补给的存储以及埋藏,尤其是弹药补给的埋藏,如果只是埋藏一、两样不多的物资的话或许很轻松,但那却是供给军队的物资,动不动就是几万吨,就算是将其埋在沙漠里同样也是个不小的工程,而且这事还不能让别人知道。更新最快

蒙哥马利的方法是,从英军部队里精挑细选几百人来专门做这事,也就是他们白天睡觉,到了晚上就把补给和弹药一车一车的运出去埋,至于埋在什么地方什么位置,就只有蒙哥马利那留有图纸。

而且这几百人在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被“半软禁”的此后他们不上战场,一直由专人看管不能寄信也不能打电话发电报,直到这些补给都被挖出来使用掉为止。

为什么会这么做就不用说了,为的就是能保证埋藏物资及其位置不能被德国人知道蒙哥马利清楚一点,英联邦军的成份过于复杂,甚至就算德军也是如此,因为这里是非洲,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百姓既不偏向英国也不偏向德国,所以在非洲战场上往往会出现一道奇景:交战双方暂时停战时,阿拉伯人就会像赶集一样走到战线中间向两头兜售粮食和饮水。

对此英军与德军两方都是又好气又好笑,但偏偏又拿他们没办法,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出高价把阿拉伯人手里的粮食和饮水尽可能多的买到手以免落入敌人手里,谁知这却助长了阿拉伯人的出售粮食的往后他们就知道了,在这时出售食物能够卖得高价而且还卖得很快,于是就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加入了这个“危险的行业”到了现在都已经成为常态。

当然,在这中间混上间谍刺探敌方情报也成为一种常态。

从这些方面来看,丘吉尔所说的那句话“蒙哥马利擅长防守而张弛擅长进攻,两个合作一定可以击败隆美尔”还是对的毕竟英联邦军的组织以及庞大的后勤都需要蒙哥马利来完成。

至于张弛,此时的他眼光就紧盯着新一师。

在蒙哥马利的详细计划里,放弃亚历山大港后,对敌人实施穿插包围的任务就由新一师来担任了。

对于这一点张弛没有拒绝,他也没有理由拒绝。

因为穿插包围这东西要的就是速度,而此时真正能称得上是快速反应装甲师的,就只有新一师。

至于英军那什么第一装甲师、第十装甲师之类的,那还是算了吧,有“马蒂尔达”等步兵坦克在,以及这些坦克性能不佳在沙漠中普遍存在发动机过热的问题,使他们的行军速度甚至都比步兵还慢。

速度慢自然无法担任穿插包围的任务,于是新一师责无旁贷。

但责无旁贷并不代表就没有麻烦,艾布纳就忍不住在会议上替中队说了几句话:“将军,这不公平,中国部队仅仅只有一个师,这么点兵力承担穿插包围任务明显是不够的”

艾布纳说的当然有道理,因为穿插包围不仅仅只是穿插,还要包围

这也就是说,新一师不仅要穿插到指定位置还要能将其守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