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7(1 / 2)

用炮药包炸塌这既能阻止日军从坑道里出来增援,也能阻止日军溃兵逃回去。

当然,绝大多数的日军还是贯彻栗林忠道的命令驻守在折钵山的是第109师团下第17混成联队中的两个大队。

所谓的混成联队,其性质也与混成旅团差不多,只不过混成旅团更大一些,一般下辖两个或者三个混成联队。

也就是说,这个第17混成联队其战斗力其实也不怎么样,这要放到中国也是属于二流甚至连二流都算不上的部队。

但驻守折钵山的这个第一、第二大队却有些例外,这两个大队几乎可以说就是整个109师团的主心骨日军109师团的其它骨干也就是老兵,早在中国时就因为前线兵源不足被调到各个部队去充当补充兵去了,不足的编制再由国内的补充上来的新兵填上。

但一支部队总是要留一些老兵部队的,只有这样才可能给新兵树立一个榜样或者传授一些战斗经验。

驻守折钵山的这两个大队就是第109师唯一可以称得上是老兵的部队。

栗林忠道之所以将他们安排到折钵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折钵山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这么说,整个硫磺岛丢了都没关系,只要折钵山这个易守难攻的高地还在日军手中,日军就可以据险而守并控制一号机场等待援军。

但是现在

栗林忠道怎么也没想到中国军队会在第一时间就攻上折钵山,而且还是从海面往上攻,这使他之前安排的所有防御都作废了。

当然,因为折钵山上的日军都有相当的素质,所以凭着黑暗在山顶阵地上与中国军队发起惨烈的厮杀。

此时的日军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因为中国军队在夜战和拼刺方面的确稍逊日军一筹毕竟中国军队装备美式装备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更先进的装备不可避免的使中国军队在这两方面疏于训练。再加上日军对地形又熟悉,而且又一波接着一波的从正斜面的坑道里涌了上来加入了战团,使远征军应付起来还有些吃力。

但是

没过多久天色就渐渐亮了起来。

这就是张弛同时也是远征军战士们久等的时刻随着火红火红的太阳跳出海面,惋如鲜血般的阳光霎时就洒在了折钵山上,照亮了正斜面上日军的坑道以及一个个从坑道口不断钻出来增援山顶阵地的日军

早就做好增援准备的中国海军及炮兵哪里还会跟日军客气,当下就朝那些暴露在炮火下的日军打去了一发发炮弹,“平海”号上的战机和轰炸机也一架架起飞,然后四处出击打击。

当然,战机和轰炸机的增援范围就不仅仅是折钵山,还有二团负责进攻的382高地。

382高地的战事相对比较轻松栗林忠道从折钵山派出的援兵可以说基本没起什么作用,因为382高地的问题并不是兵不够多,这个高地的日军少说都有三千多人,它的问题恰恰在于其兵太多而且成份复杂,朝鲜工兵、冲绳工兵、陆军、海军现在新加进来一支援兵,就使得382高地的日军乱得跟一团粥似的,各个部份都乱打一通却一点进展也没有。

倒是折钵山的战事打得难分彼此,但这也仅仅只是因为中国军队没有日军那么擅长夜战同时对地形也不熟悉

在天亮后,所有的一切都朝着利于中国军队的方向发展。

炮火发挥了作用,战机、轰炸机也发挥了作用,这些就把日军从坑道里钻出来的援兵给截断了。

接着,就是战士们凭着手里先进的装备,将掺杂在部队中的日军一个一个的清除掉。

于是天亮后仅仅半小时,折钵山上就传来战士们的一阵欢呼,战士们已经完全控制住了折钵山的表面阵地。

当然,还有许多日军躲藏在坑道里,但这些日军已不会对中国军队构成太大的威胁。

因为,只要把他们的坑道口炸塌,就足以让日军忙上一阵子的了。

第四百一十八章肃清

对于日军在折钵山上的坑道如果是自下往上的进攻,那或许还会很麻烦。

因为这些坑道都是与地面上的碉堡工事及战壕等结合起来的,甚至还有一部份坑道口是相互掩护这或许是日军在佩莱利乌岛一战后总结出的一些经验。

但是,在远征军先攻取了山顶阵地然后同自上往下进攻的话,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日军几乎所有的防御工事都是朝向下方的,远征军自上往下进攻就是天然的用枪口对准他们的防御工事的背面,所以日军那是想防都没法防。

这里之所以用“几乎”这两个字,是因为那是一座山,山上难免会有些突起的石头、树桩之类的被日军用作反向工事。

但日军这样做还是存在问题折钵山山脚下还是中队,利用反向工事的日军就变成把自己的后背亮在了另一面二团战士的枪口前。

于是,在抵抗了一阵后,栗林忠道就无奈的下令:“所有人员撤回坑道固守”

接着,远征军们要做的就是将一个个拉燃导火索的炸药包往里扔这是远征军战士们最爱做的事,原因很简单,基本没有危险,但却可以将鬼子死死的憋在坑道里头,那炸起来就别提有多畅快了。

这其中还有一段插曲

战士们投进日军坑道里炸药包总是让日军给反投了出来在外面爆炸,这让战士们有些火大。

但战士们很快就各展所长想出办法对付日军的这种反投。

有些战士是将手榴弹绑在炸药包上并用布包着,投炸药包之前先拉掉手榴弹的保险销鬼子在坑道里当然发现不了这其中的猫腻,看着导火索还长,于是像往常一样想要将其回投,结果就是“轰”的一声被炸了个七荤八素的,鬼子就是死了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还有些战士就更是刁钻这其中有些坑道口还是构筑在比较陡峭的位置的,因为角度问题,从上方很难将炸药投掷进坑道,如果要从下方或者侧面投掷的话无疑又会增加危险。

于是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将炸药包用绑腿绑在竹竿上,拉燃了导火索往下投那炸药包就吊在坑道口前“嗞嗞嗞”的冒着青烟,鬼子愣是眼睁睁的看着它就要爆炸却毫无办法。

半天后,折钵山及382高地的表面阵地就被远征军控制在手里。

两者的区别就是,的382高地的日军大多都逃往了后方的元山山区也就是362高地一带。而折钵山的日军则大多被封在坑道里,这其中还包括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中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