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1(1 / 2)

得使用“东京快车”或是“铁桶运输”。

张弛和中美联军所要做的就只有两件事。

一件是维修机场,另一件就是坚守阵地。

第一件事好办,此时日军的轰炸已经转向了中美联军的防线,其军舰对机场的轰炸已经基本停止,而中美联军手里又有日军修筑机场时留下来的器械,还有为数不多的几辆可以改装成推土机的谢尔曼坦克,另外还有工兵专用的装甲推土机,于是维修机场不过就是十几小时的事之所以要十几小时,是因为工兵必须在黑暗中作业,否则很有可能会引起日军的注意并引来轰炸。

轰炸机场倒没什么,如果炸坏了推土机那对中美联军来说就难以接受了。

第二件事就没那么简单了。

日军第二师团在海军军舰及航空兵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的对伦加防线发起疯狂的进攻。但问题是中美联军的弹药因为前一段时间的存储十分充足,倒是日军还是处于补给不足的状态这是由日军补给缺口太大造成的,他们不但食物缺、弹药缺、药物缺甚至军服都缺。

军服在丛林战中是很容易被树枝碎石划破。或者是被高盐度的海水浸湿等,没过多久就破得不成样子了。这也是瓜岛上的日军往往是衣不遮体的原因之一。

而日本海军,在这时就只能优先运送第二师团更迫切需要的弹药以供其发起进攻,至于食物就只能少量供给。

所以,此时的日军实际上还处于挨饿状态要知道那可是三万人三万张嘴,而且还是饿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嘴,这远不是那少量供给就能满足得了的。

这毫无疑问的会影响日军的士气和战斗力,确切的说这不只是影响士气和战斗力的问题,此时的日军已经因为饥饿和疾病而减员数千人了。这也是因为他们是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军。若是其它部队只怕早就崩溃了。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虽然一次又一次的对伦加防线发起猛攻,但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被中美联军的火海给压了下去。

这其中尤属马坦尼考河方向的战斗最为激烈,两个联队的日军几乎都压在这个方向,马坦尼河方向的战斗又属一营驻守的山岭最甚。

就像张弛看到的,由于反复的冲杀,这其中一号高地还失守过一回那是因为日军乘着夜色偷偷的潜入到一号高地阵地前,然后在没有炮火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起进攻。

这虽然是日军常用的招数,而且战士们也知道如何防范,那就是在阵地前布下地雷但战斗一打响事情就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了。日军一遍又一遍高密度进攻使得战士们根本就没时间布雷,有时地雷也会因为后方运输不上而短缺,于是就让日军给钻了空子。

这使得驻守在一号高地上的战士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整整一个排三十五名战士包括排长在内全部牺牲。

“他们都是好样的”同乡人声音略带哽咽的说道:“否则我们都不知道要牺牲多少弟兄了”

张弛拍了拍同乡人的肩膀,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张弛明白同乡人的话,一号高地与二号高地有一道山岭相连,日军本打算顺着这道山岭就势杀上二号高地的应该说日军很有可能成功,因为当时天色黑得根本就分不清敌我,战士们无法分辩这些顺着山岭往前冲的人是敌是友。

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山岭上传来了两声巨响两名战士在最后关头拉燃了炸药包硬生生的把日军炸退,这同时也是在告诉二号高地的战士一个信息:一号高地已经没有活着的弟兄了,可以放心开枪了。

于是随着张弛一声令下。子弹炮弹就由二号高地居高临下的朝一号高地倾泻而去,接着战士们一个反冲锋就把一号高地给拿了回来。

夺回一号高地的时候。满地都是尸体,而且大多都是被子弹、炮弹炸得血肉模糊的。根本就分不清是日军的尸体还是远征军战士的尸体战士们能做的,就只是捡起战场上能找到的英式头盔,将它们排成一排摆在高地上,完了后就点着三根烟插在前头拜一拜,就算是为这些战友们送行了。

“排长叫李国群”同乡人叹了口气说道:“是我老乡,昨儿个还在问我是不是打完这瓜岛就可以回老家去看看了。我说到时想办法给他请个假,把他乐得差点就蹦了起来。没想到”

听到这话张弛才意识到,战士们真是太久没有回家了。

这对于自己这个在这时空没有家的人来说也许是算不了什么,反正就算可以回去也不知道去哪。但对于那些有家的战士们来说,尤其他们的家人还有可能在国内遭受日军的蹂躏这心情就不是用一句“归心似箭”能说得清道得明的。

再想想往后,张弛就不由在心里问着自己:把他们带到这太平洋战场上,是不是错了

t13gt

第九十五章坦克

激烈的战斗在山岭一带持续了一整夜。

显然,日军希望的是利用优势兵力及他们所擅长的夜战将山岭拿下。

中队的做法很简单,他们就是用火海对付日军的人海战术美式半自动步枪、机枪、重机枪、迫击炮、榴弹炮等,再加上充足的补给,就将日军成片成片的压在山岭下。

但这其实并不是中队唯一的优点,另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就是中队还能打硬战、打苦战、打持久战甚至是肉搏战。

正如史迪威之前所想的那样,中队与美队各有特点,中队是能打仗但装备弱后火力不足,美队是装备先进、火力猛、后勤足,但战斗经验及战斗精神不够顽强,如果能把这两支军队的优点结合在一起,那它就将是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队的军队了。

事实也正如史迪威所想的那样,当中国远征军装备上标准的美式装备并进行短暂的训练后,很快就在缅甸打得日军精锐师团丢盔弃甲。

此时在太平洋上作战的中队就更是如此,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就用美国佬的火海战术大量的消耗日军的有生力气,在另一种必要的时候,同样也可以为步枪上刺刀冲上前去与日军近身肉搏而这一点是美军怎么都做不到的,就算是到了几年后美军在朝鲜战场上面对中国志愿军时也是这样。以至于志愿军老兵对美军的评价是:美国兵好打,他们只会在后头打炮,冲上来死几个人就撤,然后再打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