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冈明少佐这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原因是日军已经退无可退,他们的后面就是2号高地。撤退就意味着要放弃高地任由中国人占领,而这又是与川口清健“死守2号高地”的命令相违背的。
于是不用想,冈明少佐明知道这样打下去根本就无法挡住中队的进攻。但他还是下令继续死守。
冈明少佐希望,能以火力压制住或者至少打退一次中国步兵的进攻,然后他的爆破组就有机会冲上去炸毁敌人的坦克。
抱着这个想法,冈明少佐就组织起部队里的所有火力包括机枪、掷弹筒和几门迫击炮拼命的朝冲上来的中队射击这种做法似乎起到了一点作用,因为冲在前头的十余名中国士兵很快就倒在了日军的火力网下。
但冈明少佐的这种想法却是幼稚的,原因是日军装备的缺点就是火力,而这又恰恰是美式装备的优点,也就是说情急之下冈明少佐竟然以为日式装备的火力能够压制住美式装备,尤其是对面的敌人还有十辆坦克。
所以这种情况很快就出现反转:日军开火就暴露了他们的位置。张弛在第一时间就用步话机下达了命令,于是坦克上的机枪很快就响了起来。密集的子弹打得日军方向的茅草“哗哗”的一片乱飞,随着茅草一起被打倒的还有一个个躲在其中的日军。鲜血很快就染红了其防线后方的草丛。坦克炮也朝日军的机枪火力点发出了怒吼,不一会儿就将日军的机枪给打哑了。
而这对日军来说还不是最糟的,紧接着就是数十门迫击炮同时朝日军打去成片成片炮弹,其中还间或着几发燃烧弹,倾刻间就将日军的防线给炸成了一片不毛之地。
这时,躲藏在草丛里的日军爆破小组似乎已经感觉到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于是干脆大吼一声,接二连三的抱着拉燃导火索的集束手榴弹及炸药包从隐身处跳了出来朝中国士兵猛扑上来。
但中国士兵已早有准备,他们一见前方有人跳起就立即朝目标扣动扳机,将目标打倒后就马上卧倒这是他们在缅甸与日军作战时总结出来的经验,打倒目标并不能阻止目标身上的手榴弹和炸药包爆炸。
在这其间,还是有些日军一直潜伏到中国士兵走近了才突然冲上来。
因为距离太近,走在前头的中国士兵发现已经来不及躲避,于是干脆就丢掉枪冲上去将鬼了扑倒,然后用尽全身的力气朝另一个方向滚去
中国远征军,从来都不缺这样热血男儿。
就像他们在军歌里唱的:“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远征军健儿浴血拼杀上战场。枪在我们肩上,血在我们胸膛,庄严的军旗在炮火中飘扬。宁死不后退,宁死不投降,日寇强敌不敢当,不敢挡。”t13gt
第三十一章钢铁堡垒
中国远征军英勇冲上“杰克的头盔”这一幕,克利夫顿在望远镜里看着就发现与皮特同样的感叹:“如果说有谁能打仗这些疯狂的日本人,那就该是中国人了,因为他们跟日本人同样疯狂”
克利夫顿不知道的是,中国远征军这并不是“疯狂”,而是被日本人带上了绝路不得不这么做。
远征军对“杰克的头盔”的进攻整整进行了二十分钟,之所以要这么久,并不是因为冈明支队抵抗了这么久。
事实上,冈明支队的确打得很顽强,但是敌我之间悬殊的兵力及火力对比尤其是中国远征军完全不逊于日军的作战勇气,使中国远征军有如摧枯拉朽般的在十分钟之内就击溃了冈明支队。
但是,这并不代表坦克就可以安全的开上“杰克的头盔”,因为还是有许多受伤或是假装受伤的日军躲藏在草丛里抱着手榴弹或是炸药包,这使得战士们不得不花些时间打扫下战场。
完了后坦克往“杰克的头盔”上一开,就在小山丘上头布成了一个防御圈。
新一团与新二团的坦克共有十五辆,减去新二团在战斗中损失的两辆还剩十三辆新二团没有采取像张弛一样的措施,所以五辆坦克被炸毁了两辆,要不是张弛等人迅速击溃了冈明支队,只怕新二团的坦克还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这十三辆坦克在山丘上每隔十几米就摆上一辆,将山丘围着了一圈,霎时那原本易攻难守的“杰克的头盔”就变成易守难攻了。
这一幕似乎有些似曾相识日军的源内正一在防守曼德勒时,曾经就牺牲了坦克的机动性将坦克和装甲车埋在地下做为炮台使用,张弛这一回对“杰克的头盔”的防守似乎也是这样。
但实际上两者却是有区别的。
源内正一防守曼德勒,其将坦克和装甲做为炮台使用那是情非得已,明知道自己坦克及装甲车各方面性能都与敌人相去甚远,那么与其在坦克战上一辆辆被对方击毁,还不如挖坦克壕限制双方坦克的机动性。
其缺点就是源内正一的敌人,也就是中国远征军拥有许多针对日军坦克的反坦克装备。比如坦克、反坦克炮、加农炮、榴弹炮甚至重机枪都可能打穿其轻坦克的装甲。
于是,源内正一将坦克坦在地里当作炮台只有死路一条那对于中国远征军来说只是发现并打多少发炮弹才能将其摧毁的问题。
而现在张弛的做法,虽然也同样是牺牲了坦克的机动性。但区别就是日军没有有效的对付美式坦克的装备,尤其是在瓜岛上的这些日军。
火箭筒
就连美军的巴祖卡到现在还没露面。就更别提工业落后几个级别的日军了。
迫击炮
它或许能对美式坦克构成一定的威胁,比如其炮弹正好的砸中坦克炮塔的顶部,由于美军斯图亚特坦克炮塔顶部装甲只有10,迫击炮炮弹或许能将其击穿并将其击毁,但这个慨率实在太小了。而且这个可能性也因为战士们在坦克顶部堆上沙袋再次降低。
能够远距离这些坦克构成威胁的,应该就属反坦克炮。
但就算日军有反坦克炮也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原因是战士在布置这些坦克的时候,会利用山顶的棱线,也就是在山丘下往往只能看到一点点坦克的炮坦和炮管,再往下的部位就被战士们很巧妙利用地形隐藏或者用沙袋堆上做为掩护。
所以,就算日军手里有反坦克炮,只怕也很难对位于山顶的这些坦克构成威胁,尤其是这其中还有几辆连日军反坦克炮都打不穿的谢尔曼坦克。
因此,张弛的这个做法看在克利夫顿及川口清健眼里就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感受。
克利夫顿见张弛这样把坦克在山丘上围成一圈防守就不由大吃一惊。赶忙一个电话挂到张弛那叫道:“张,你在做什么你这不是把自己的坦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