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7(2 / 2)

而且。他还是相信自己及司令部的判断,也就是瓜岛上的敌人兵力并不多,就算美国人突然变成了中国人也一样。

接下来的战斗也验证了这一点,一木大队在海军侦察机及舰队的掩护下一路朝机场推进,所遇到的抵抗都是些微不足道的。

只是那些狡猾的中国人在撤退的路上布下了大量的地雷,使一木大队遭受不小的伤亡同时也减缓了其推进速度。

这也是张弛的目的,要让敌人以为自己兵力不足而又不至于让敌人一口气就拿下机场的最好办法,就是地雷尤其是在黑夜中几乎无法排除的绊发雷。

如果战局按这样打下去,那是没什么问题的,最终日军会因为受到地雷的牵制无法在天亮前打到机场。于是第二天,他们就只能撤出伦加平原退回丛林否则的话,他们就将像海军一样遭到从澳大利亚起飞的岸基飞机的轰炸,甚至日本人还会以为这些轰炸的飞机里还有从三艘美军航母上起飞的飞机。

于是,接下来战斗就会反反复复的这样拉锯中美联军其实完全有能力将这支日军吃掉,却因为要迷惑日军拖延时间而不这么做,而日军却以为自己有能力拿下机场,只是受到地雷的影响而一直不能如愿。

但这时一木清直却做出了一个日军指挥官常做的举动穿插包围。

一木清直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正面战场无法取得太大的战果,敌人一路撤退一路布雷,使日军无法追上他们并将其歼灭。那就应该派出一支穿插部队绕到他们前头将他们拦住。

一木派出的这支穿插部队共一个中队两百余人。

原本这也没什么,因为张弛在西面任何一点都做好了布置,日军穿插部队会遇到正面部队同样的情况:他们基本无法与正面的敌人接战,碰到的只会是地雷。

但偏偏这支部队在黑夜中又失去了方向。穿插绕的圈有些大了一绕就绕到了驻守在南面的美军的侧翼。

美军本来也是做好层层后退沿途布雷的准备,但他们一直以为日军会来自正面而不是侧翼,再加上他们又大多数是新兵,这一打起来马上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似的乱了。

“上校”首先接敌的布朗少校向克利夫顿报告道:“我们侧翼遭到日军大部队的进攻,估计敌人至少有上千人”

“什么上千人”克利夫顿不由吃了一惊,而且还是进攻美军的侧翼。

事后证明。这个估计不过是美国大兵在黑夜中草木皆兵的结果。

“你的命令,将军”布朗催促道:“敌人的火力很猛烈”

“还击”克利夫顿下令道:“配合坦克部队把他们打下去”

第二十二章美军

美军的攻势一上来就是铺天盖地的一阵炮火。

别看美国陆战一团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可是这个团却配了两个坦克连和一个榴炮营这主要是因为陆战一师其它几个团没能及时跟上来,于是美国海军能为陆战一团配多少装备就配多少装备。

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在心里又希望自己的陆战队能够压倒中队,这不仅是海军与陆军之间的较量,更是美国与中国之间国家尊严重的问题,于是中队因为美国海军的失误而留在缅甸仰光的装备一个都没补,却使劲往陆战一团里塞,就算在军舰上还有许多装备也不给中队补按美国海军的说法就是,那些装备是留给后续跟上来的陆战一师其它部队的。

一个榴炮营就是十几门榴弹炮,再加上数十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朝着日军冲来的方向一阵猛轰,炮弹就像雨点似的朝日军飞去日军一直以为他们对阵的敌人只是美军小股骚扰部队,同时也一直以为己方部队因为有舰炮和侦察机所以能在炮火上占优势,哪里会想到敌人还有这么猛烈的炮火,当下就被炸得七荤八素的找不着北。

接着美军再在坦克的掩护下朝日军方向一冲,日军很快就死伤惨重的退了下去。

一听到美军方向传来的那么猛烈的枪炮声,张弛就觉得事情不妙了当然,这指的并不是这场仗会打输,事实上日军只有一千人,而中美联军却有一万余人,不说这兵力比是十几比一,在装备及准备上日军都相去甚远,所以日军这场仗是不可能打赢的。

张弛所说的不妙,指的美军这么一打,那么隐藏实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日军很快就会发现驻守在瓜岛上的军队绝不会是小股骚扰部队。

“团座”同乡人在步话机里问着张弛:“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张弛回答:“给我打狠狠的打”

“是”同乡人很干脆的应了声。

话说他们之前是按命令才在鬼子的进攻面前一退再退。其实他们心里却是憋着一口气明明能打过鬼子却要表现得节节败退,打得窝囊。

这会儿听到进攻的命令,那就知道是报仇雪恨的时候到了,于是大喊一声“杀”就对日军发起了反攻。

日军前一秒还在考虑着怎么才能追上中队。所以根本就没有组织防御,于是中队这一反扑他们就手足无措的不知该如何应对。

不过日军终归是日军,他们一个发狠就也朝中队冲了上去应该说这个选择还是十分明智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日军根本就来不及组织防御,以他们的火力就算组织起防御也挡不住敌人的攻势。另一方面也是日军更擅长拼刺和肉搏。所以干脆就你冲我也冲,就看谁更狠一些吧

但日军却没想到的是,在他们眼前这支中队可不是一般的中队,他们是在缅甸战场上与日军精锐部队有过无数次拼杀的中国远征军,所以他们太清楚敌我的长短优劣了。

因为清楚这一点,所以中队冲是冲,但并没有打算与日军肉搏这方面始终都是中队的短处,中队的长处是拥有更强的火力,比如1步枪、汤姆森冲锋枪,所以只有傻瓜才会跟鬼子绞在一起刺刀对刺刀。

于是当日军嚎叫着在月光下挺着闪着寒光的刺刀冲上来时。中队的脚步就不约而同的缓了一缓,接着手就伸向了挂在腰间的手雷。

“手雷”随着一声喊叫,一排排手雷就抛到了中日两军之间的空地上。

几乎与此同时,中队就趴倒在地使劲地朝前扣动扳机。

朝前冲锋的日军却已经停不下脚步,只能硬着头皮咬着牙继续嘶吼着朝前冲

“轰轰”的一阵爆响之后,冲在前头的日军就被炸倒了一片,还没等后续的日军冲上来,卧在地上的中队又装好了弹药站起身来照着冲上来的日军飞快的扣动着扳机。

“砰砰”随着一阵阵枪响,挺着刺刀的日军一个个被打倒在地上。

日军希望能够乘中队更换弹药的空隙杀进中队中,所以依旧不要命的往前冲。但这个希望很快就变成了奢望,因为他们发现中队是分成两队相互掩护的,这一队打完了子弹很快就会有另一队接着射击,于是那子弹就像打不完似的接连不断的朝日军倾泻。弹雨像一只无形的手将日军有如潮水般的攻势死死地挡在面前几米。

甚至还可以说,日军这样的攻势不仅没能往前进,反而还是在往后退中队是一边射击一边缓步朝前走,而日军虽然个个嚎叫着往前冲,但他们的战线却是在往后退。

尽管这样,日军还是没有后退。依旧一队接着一队的往前冲这支部队是日本海军的特别陆战队成员,有些类似美国海军的陆战队,但其实他们却要比美国的陆战一师训练有素。

美国陆战一师是刚组建不久还没完成基础训练的部队,而日军这支部队,却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