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1 / 2)

也不叫暴露,因为右翼有一整个英印师,但谁又会想到日军能轻易突破英印师的防线直奔团部而来呢

“团座”警卫员匆忙间向王麻子报告:“右翼出现鬼子坦克”

“什么”王麻子不由一愣:“你有没有看错,会不会是英国人的坦克”

“没看错”警卫员慌忙回答:“是膏药旗,只有几分钟时间了,快走吧”

“走”王麻子也不敢怠慢。山门就跨上了吉普车,司机一踩油门就朝林间的山路疾驰,两侧很快就响起了一片子弹和炮弹的轰响声。

乘着这时王麻子回头一看,果然就见十辆日军九七式坦克朝着这个方向喷吐着火舌。想了想,他就知道这肯定又是英国人那边出的纰漏,不由大骂了一声,接着就下令道:“把命令传下去,警卫连立即撤退,炮兵部队瞄准团部。给我狠狠的打”

“是”吉普车上的通讯兵当即把这两条命令传达了下去。

王麻子这两个命令下得恰到好处,警卫连刚刚来得及撤出团部,日军的坦克就“隆隆”的辗了上来并在后头追杀着警卫连及来不及撤走的其它军官,此时的中人应该说已没有反抗能力,尽管他们面对的这些日军九七式坦克连机枪都能打得穿,但中队却没有时间组织有效的防御。

眼看悲剧就要发生的时候,成片成片的炮弹就倾泻在原本团部所在的位置,霎时就将日军的这支“穿插部队”连同坦克一起被炸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警卫连乘着这个时候稳住阵脚,在炮声结束后再发起一个反冲锋,很快就把那些已经被炮火炸得晕头转向的日军给解决了。

这一仗虽然没有让日军占到多少便宜,甚至还可以说是中队打了一场胜仗,但中队的损失也不小除了伤亡四十余名警卫连的战士外,还牺牲了一名副团长及两名参谋,其它的军官也或多或少的带着点伤。

第九十八章算盘

山崎信和在突围和偷袭上的小成功,并没有改变昔卜易主的结局,几小时后日军防线就在中国远征军的进攻下彻底崩溃了这些原本就来自不同番号部队的日军,再一次被打得四分五裂各自逃命。

中人当然不愿意放过这些日军,继续不遗余力的追杀着日军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每一名中人对日军都有深深的恨,另一方面则是中队的官兵们心里清楚,在阵地和日军两方面,永远是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更为重要,原因是日军十分顽强,他们的溃兵总是会给中队造成这样那样的麻烦,甚至这些溃兵还有可能集少成多形成大患。

但英印军的表现却是完全相反的,在中队四处追杀着日军时,原本远远地趴在镇外的英印军就嚎叫着冲向昔卜,一边冲还一边打枪,就像冲锋陷阵的勇士一样闯进了早已被中队占领的昔卜接下来英印军做的事就让中队目瞪口呆,他们四处搜寻日军的尸体,一看到日军尸体就将日军给扒光,包括头盔、军装、军刺、军旗在内的所有东西都要,唯独就是日军的枪不要。

后来才知道,原来英印军缴获这些玩意是为了跟美国大兵“做生意”。

美国大兵为了能够在战场上拿到一点做纪念的东西会高价收购日军的物品,这其中尤属日军的军旗和指挥刀十分走俏,一把指挥刀甚至都能卖到数十美元,其它小玩意价格也不低有些没能参战的美国大兵,比如工兵、医护兵等,就可以带着这些东西回国去吹牛。

于是英印军就抓住了这个契机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战场报告很快就递到了史迪威面前,史迪威不由对亚历山大揶愉的笑了笑:“哇哦。你的军队果然非同一般,三百多名日军竟然都能将一整个师击退,我倒想去采访下那些日军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不过很遗憾。他们都倒在中国人的枪下了”

就算亚历山大脸皮再厚此时也不由老脸一红,他回答道:“乔。这一定有什么误会,或者是情报有误”

“嗯哼”史迪威苦笑一声回答道:“亚历克斯,我得提醒你一句,如果你的军队都是这样的表现的话,那么缅甸人也不是傻瓜,他们还是会知道是谁打败了日本人,所以这就是你需要担心的问题。”

亚历山大点了点头,回过头去就给赖斯打了一通电话:“天哪。你都做了些什么三百多名日军就能轻松的突破你们的防线这要是传出去,就连缅甸人都不会把我们当一回事了”

“是的,将军”赖斯有些无奈的回答道:“可是那些印度人他们根本就不听指挥,我感觉自己指挥的不是一支部队,而是一群强盗”

“不管怎么样”亚历山大下令道:“你们得表现得像支军队的样子,否则我们很难保证大英帝国在缅甸的利益,明白吗”

“是的,将军”

亚历山大不知道的是,也正是这个期望才让英印第三十六师狠狠地撞在了一枚硬钉子上,而且还撞得头破血流。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中国远征军在拿下昔卜之后就马不停蹄的挥师南下,先后攻占了曼德勒的面户重镇乔美镇和云可镇。

驻守在这两个镇的日军并不多,分别只有一个大队。于是就更不是中国远征军的对手,炮火一轰坦克一上就轻松的拿了下来。

当然,英印军还是不意外的一次又一次在最后胜利时刻冲上前去大喊大叫一番,表现得好像他们才是攻下那里的主角一样。

但这么打了几场仗,赖斯心里就犯嘀咕了:日本人好像也并不难打,中队做的那一切其实英印军也可以做到无非就是火炮加坦克的冲锋。赖斯想,这应该是日本人兵力不足且素质降低的原因。

赖斯这个想法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是正确的,此时的日军是在以一个十八师团来挡住中队的进攻,兵力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这第十八师团自从与中队开战起,打到现在已经先后进行了十七次补充。到现在可以说有一大半都是补充进来的新兵,就算还有些老兵。那也是被中队打怕的老兵,他们在中队面前已很难再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就武士道精神的“玉碎”了,这可以从昔卜以来的几场战斗可以看得出来。

当然,这里所说的“中队”,指的是缅甸的中国远征军日本人给这部份的中国远征军起了个名字,叫“美械支那部队”。

他们对这支“美械支那部队”十分忌惮,以至于历史上传出消息说“美械支那部队”将会被蒋校长调回国内作战时,驻缅日军不由欢声雷动互相庆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