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分毫不差的行驶。
这样做只是让驾驶员尽可能的熟悉这段山路,到时只要车外的步兵一点小小的提示就能让他们记起前面的路该怎么走。
第二个准备就是让缅甸义勇军方面对这段路进行详细的路面侦察。
侦察的结果是大多路段都适合坦克行驶,只有两处位置坦克也许很难通过。
这两处位置一个是被岩石卡住两侧另一个则是在雨季中的塌方使得路面变窄。
但这些问题却很容易解决,缅甸义勇军的人大行其道的在这两个地方修路日军又哪里会知道这些缅甸义勇军修路是为了让中国人的坦克通过,他们还以为缅甸人修路是为了方便往前运送补给,于是不但没有起疑心反而冲着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直说“日缅友好”。
第三个准备就是需要缅甸义勇军的配合。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这么狭窄的山路上,只要随便一辆坦克被日军给击毁。那都意味着装甲部队很可能无法前进接着就被赶来的日军包围。
不过这一点似乎也不是什么问题,尼拉很干脆的就答yng下来,到时她会带着一个连的缅甸义勇军在丛林中接应。
当这三个准备都尘埃落定后,张弛也就松了一口气。
现在基本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于是这天下午张弛就让战士们早早吃过了晚餐并整理好装备带足弹药。
“连长”同乡人一边整理着装备一边问:“咱们这是要反攻了”
由于穿插任务首要的就是保密,所以直到这时张弛还没告诉战士们作战计划。
“早就该反攻了”流氓一边打着绑腿一边说道:“一天到晚让鬼子在这个小村庄里压着打,实在有些憋不住了”
流氓这话是说出了战士们的心声,被鬼子给包围在许家村里的滋味其实不好受,虽然隔三岔五的就会有美国运输机空投弹药和补给使战士们衣食无缺,但能够活动的空间就只有那么屁股点大,每天走来走去就是那几个地方。不仅头上飞着子弹和炮弹还要担心着日军会不会趁着战士们不注意的时候打进来这种压抑并不是外人所能够体会的。
“连长”整理好装备的同乡人走了上来,说道:“也该说说反攻计划了”
“嗯”张弛点了点头,随手就将几个干部招到了跟前,在地图前指着山路说道:“我们的任务,就是沿着这往下打,打到十里处再往左插进丛林,穿过丛林后到这盘迈,鬼子第十八师团的指挥部就在这里”
闻言干部们不由全都愣了,他们以为这次反攻不过是将围困在许家村的日军击溃。没想到却是要往日军纵深打十几里去端日军的指挥部。
“连长”小浙江有些艰难的问道:“就咱们一个连吗这兵力”
“还有一个坦克连”张弛说。
“就算还有一个坦克连,那也不能啊”
流氓在后头狠狠地给小浙江狠狠的来了一下,说道:“你就少操那份心,要是不能的话连长能这么打吗”
说完流氓又转头向着张弛呵呵笑道:“我说的没错。连长”
张弛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张弛没法回答流氓这个问题,正所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张弛只能说是尽自己的能力去策划,至于在战场上。尤其是像这种小部队穿插到敌后的战场上会发生什么事,就不是张弛能够控制的了。
“张”皮特是事先知道这个计划的,所以这时并不意外。他拍了拍张弛的肩膀说道:“虽然我还是觉得这个计划很疯狂,但是既然上次一声不响的从日本人身边走过的计划都能成功,那么我相信这次也一定能成功我相信你”
“谢谢”张弛点了点头。
这正是张弛所需要的,战士们的信任和皮特的支持。因为这就代表了整支部队会团结在一起形成一只强有力的拳头,一只能够伸到日军防线后将日军指挥部砸碎的拳头。
这时,天空中传来了炮弹的呼啸声和战斗机的轰鸣声,于是张弛就知道反攻已经开始了。
“祝你好运”皮特说。
“祝你好运”张弛回答。
战士们则拥bao在一起用英语大喊:“为了回家”
这是美国教官教会他们的战士们从美国教官那学到的不仅只是美式战术,还有美国佬的一些习惯。未完待续。
一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第五十四章反攻二
炮弹成片成片的朝日军方向倾泻而去,在日军方向掀起了一片片的雨水和尸体。
这些火炮是史迪威从密支那方向紧急调往岭邦的榴弹炮,为了能够压住日军的炮兵同时也是为了支援新一师的反攻,所以这次运上来的火炮足足有一个榴炮团这数量可是当初在日军炮兵下伤亡惨重的榴炮营的三倍。
当然,一个榴炮团只有三十六门榴弹炮,这数量不能算多,但这是在丛林中而且还是在雨季的丛林中个榴炮团及其所需要的炮弹能够顺利的运进来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在这一点上中美联军显然要比日军更具优势,原因是美国是工业大国,那推土机、挖掘机什么的是应有尽有,这些玩意随便开上来几辆上来在路上又推又铲的很快就能在丛林中整出一条公路,而日军却几乎是要靠人力,其效率的差距就不用多说了。
而且这公路是前线的战士们打到哪它就修到哪,整场战打下来后方的公路与前线的距离从来没有超过一天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