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4(2 / 2)

但是事后打扫战场,不管是堆积起来尸体,还是痛苦挣扎的伤员和少量垂头丧气的俘虏,

不管质地如何,他们都随身携带一个模糊不清的石刻小像。这个发现,让人稍稍有些意外。

“他们可是弥勒教的邪祟”

匆匆赶过来浑身冒汗的崔成吉,急忙对我解释道

“新罗藩历代动乱与民变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

说到这里他以及很有些咬牙切齿的为我详细介绍道。

弥勒教最早于梁武帝时期创立,因为梁武帝萧衍盲信释门而滥行礼佛之事,而导致各种佛门打着旗号的流觞大兴于世。

其中就有,米勒教的创始人傅大士,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广弘菩萨行,门下有傅宣德等人。

此后,假弥勒降世为旗号,发起骚动和变乱的事件就此起彼落,。

而其中一支,经由张保皋传到新罗之后,就变成底层人民益都广为流行的信仰,只要搓土为香,插草棍三支,口称弥勒出世号,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礼敬。

于是这种门槛极低,可以提供有限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很容易就成为挣扎在乱世之中,民不聊生的底层大众,籍以依赖和寻求的对象。

因此,虽然一只被各家藩主为首上层查禁打压,在本地土户为主的下等人和驱奴、贱民和野人中,却是依旧屡禁不绝。

当年的贼酋张保皋,就曾经建立赤山法华院为传道中心,而在下层民众散布弥勒教的思想,而成为自己的助力。

张保皋之子弓裔,更是以当代米勒化身,而蛊惑人心而高举起叛旗。

却未想到在这里可以遇到潜藏的信众。难道那些所谓的蒙山军背后,还有这种地下宗教结社的背景么。

这就有些麻烦了,我不由看向了那些,正在山城废墟上忙碌的藩兵和本地夫役们。

面向贫苦大众而教义模糊的地下宗教,虽然最初总是打着良善无害或是劝人向善的旗号,却总是很容易成为野心家聚众散播阴谋,和扭曲为自己私欲服务的土壤。

如果再加上新罗本地的多种民族因素,外来和本地藩主们的新旧土客矛盾,那就更加的麻烦了,就不知道其中有多少眼线或是潜在的同情分子。

一不小心踩进一个烂泥塘里的可能性,以及反过来影响我淮东治下的可能性,我就愈加的烦恼起来。

第六百六十一章出援11

似乎是这种偏门的底下信仰,在朝不保夕的世之中,格外拥有社会底层的号召和吸引力。

无独有偶,岭外的江南诸道,也在大云光明教的作乱中,焦头烂额而自顾无暇呢。

不过,历史上的诸多事实证明,所谓批判的武器,终究敌不过武器的批判么

这些地下宗教结社的渗透和破坏力,固然不可小觑,但是在政权的建设上,就无疑是一团污烂了。因此,最后总是把事情变的更糟糕,而被时代所抛弃。

虽然淮东以及初步建立起,受到政权主导而比较健康的民间信仰,军队中也有相应的思想输灌和初步成型的理论建设。但是,相应的防慎杜微还是需要的。

毕竟,很多潜在的初信徒,都是在建立对方悲惨遭遇的同情心上,开始了解和发展起来的。

就像是后世那个,在国外自称温和派绝大多数多,却满世界弄得名声浪迹的和平教信徒一般,最初也是很多网络小清新、精粉外国人和公知们,吹捧和推崇的对象。

然后,拷问俘虏的结果,也出来了。

“你是说,那些头目把他们召集起来,自然有人给他们分发武器和装备”

我皱着眉头听取,直属混成营正将穆隆的汇报。

“还有人在山中组建营地,秘密训练挑选出来的精壮”

“最终受命于一个最高大罗法主之召啸聚成军”

这件事情的幕后背景,看起来越来越复杂了。按照崔永吉的说法,新罗藩历史上的那些米勒教徒,一直潜伏社会底层发展,始终是上不得台面的货色。

因此,哪怕因外藩主的压迫而屡有生事,也只是小打小闹被轻易镇压的对象。但是一旦得到足够的武装和其他资源的支持,那就性质完全不一样了。

而扶持他们的这些装备和物资,也断然不会是凭空变出来的。这也意味着很可能有一个颇具实力的外部势力,已经很早就介入了新罗,而开始有所策划了。

米勒教本身要有这种能耐和资源,也不用长期潜隐地下而形同过街老鼠一般的。因此,应该有一个拥有众多资源和财力物力的外部势力与之配合,甚至是从中扶持和引导,才能形成这种规模和成效的。

而这一系列事情看起来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而新罗其他地方上居然还几乎无所察觉。这就意味着另一个可能性和危险,这些分藩的中上层之中,一直有人暗通声气,甚至不乏有人为之遮掩和包庇的手段。

这样我在新罗藩要面对的敌人,就不止是那些看起来战斗力乏善可陈,仓促而聚的乌合之众;还有早已布局的不明幕后黑手,以及新罗某些地方势力,作为潜在的对立面了。

“把这些消息一字不漏的传回去,让罗津港和海阳方面提高戒备”

“谨防奸细和刺探”

“另外让他们马上拿出一个章程来”

“关于全罗道南的七家分藩,联合自保同盟的逐项事宜”

然后,把这座山城重修起来,我们也可以考虑回师了。有这么一处险要据点在,多少可以阻碍一下对方势力的反扑。

我可没有继续深入据说已经全境沦陷江原道,去淌这趟浑水的打算了。既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也没有足够大额好处预期。

正所谓有多少力气做多少事情,以现有的军力乘热打铁,打着清剿蒙山贼残余的旗号,把全罗道好好清理一遍,为下一步的打算铺路和布局,巩固现有的格局,就已经是行动力上的极限了。

而不是像大多数yy小说一样,自信凭借一只孤军深入大开无双,把新罗藩全境都刷上一遍,然后还能无需考虑后勤和情报的制约,最终全身而退,或者干脆王八之气四射的把所过之处,无不变成俯首帖耳的衷心臣下

而在全罗道首府,硕果仅存的全州城中,驻留的兵营里。

来自富、盛两家大酜所当主,也在各自部曲戒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