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倒众人推,消息传开,第二天大早,就有人到了锦衣卫千户衙门门前,说是有要事禀报,想要面见王大人,有人过来告密这倒是在王通的意料之中,亲卫们也不含糊,直接拿了套衣服让来得这人换上,让他没有携带武器的机会。
过来禀报的人来历还真是不简单,居然是哱家一个管事,边地之人勇悍,可眼界也小,哱家异动,这人多有参与,本来觉得荣华富贵就在眼前,气焰跟着嚣张,可这几日闹腾,又听到了花马池那边的消息,心里就没有底了,哱家是宁夏大豪,城内的消息灵通的很,定北侯、锦衣卫都指挥使王通到来的事情在王通放出之后,他们家立刻知道。
原本在宁夏人眼中,这总兵、巡抚加上这做副将的哱家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这定北侯,锦衣卫都指挥使那更是天上来的,而且手下亲卫还那般的勇悍,来这里干什么,还不是针对哱家。
眼下城内哱家没什么力量,大军被王通控制在手中,局势已经是大变了,那些哱家张扬时跟着嚣张的小人现在都是惊慌失措,这位管事就是其中之一,急忙过来“戴罪立功”,看看能不能把自己洗脱出去,同时捞点好处,
这也是王通的用意,释放出足够的压力,自然会有人挺不住,这样就能得到更多消息,哱家目前的所做的,甚至连罢官的罪过都不够,最多也就是降职,而且哱家家丁在城内横行,虽然造成了伤者和损失,却没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总兵和巡抚的话中颇多夸张之处,双方矛盾已久,夸大其辞加重罪名也是难免,但刘吉林的呈报和描述就客观很多,哱家能做成这个样子,王通还是颇为肯定的。
“我家老爷不那哱拜说,他和哱承恩这辈子也就是个副将的命,总要闹个总兵当当,不过当总兵怕人不心服,要让那刘冬旸当”
边军中蒙人和回回当真不少,在甘肃甚至还有吐蕃和回部那边的,军将也有不少,做到副将的不光是哱家一家,但有个默认的规矩,那就是非汉人不得为总兵。
实际上对于武人来讲,总兵就是顶点,这是会被称为大帅的无上荣耀,再向上就只有那些勋贵武人了,这等勋贵,往往不被人当作武将,而且他们在中枢之中,更多的被视为朝臣,王通这种内卫出身又统领大军的,是异数中的异数。
要做到王通这个地步,已经不仅仅是武勇的问题,还要有些运气,比如说和万历皇帝认识的很早
但这个管事的供状还是让王通很惊讶,原因无他,心怀不轨的人一般都是琢磨称王称帝,做个总兵算什么。
“他就不想到外面做个什么汗”
“哱家在草原上出身低,据说是叶尔羌那边的牧奴跑出来,塞外最重血统,他们也不指望。”
草原上的部落和民族,对血统这个看的很重,俺答汗尽管是万户大将出身,可称汗一直有人诟病,所以才要改信宗教,让自己的位置有法统,这个王通是懂的。
“这哱家的志向未免也太小了些”
正文第九百五十二章实力悬殊下的处置
第九百五十二章实力悬殊下的处置
各种各样的消息传入宁夏镇城,本地人向锦衣卫和宁夏镇城提供消息的人也越来越多,王通所掌握的消息越来越全面。
大家都知道哱家不稳,可毕竟没有扯旗撕破脸造反,这就让城内大多数人也谈不上什么立场,王通显示了他的力量之后,示好的人立刻踏破了门槛。
也就是王通召见总兵和巡抚等人的第二天,全城有头脸的人家都上门表示了各种恭敬和送上了各种消息。
王通有些失望和无趣,按理说阴谋诡计总应该有自己预料判断不到的地方,却没想到没什么出入,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还有这哱家的志向,让王通感觉轻松之余,也是有点无趣,折腾了这么久,总兵和巡抚都吓得跟孙子一样,结果就是为了当个总兵,而且还要先让那刘冬旸打头阵,这局面实在是太小了点。
“都堂,本城高盛和的掌柜来拜”
锦衣卫千户刘吉林如今就是个亲随的职务,他出声通报,这高盛和是山西大商号之一,据说背后有马家和代王府的影子,属于归化城的核心大商家之一,他们在宁夏也有自己的分支,王通连忙说了句叫进来。
等刘吉林送走了高盛和的掌柜,王通却已经穿上了官袍,刘吉林还注意到,院子内的亲卫们都在披甲,都是那种虎威板甲,而且还在整理武器。
“去请哱家父子还有刘冬旸,请他们到东门那边,就说本官要见他们。”
王通用了个“请”字,这就说明不用武力捉拿,刘吉林连忙答应了过去安排,王通把自己的短铳检查了下,又是开口说道:
“让三标那边调一千人在城内维持治安,没有得到命令,不得轻动”
马三标和陈大河都被派出去掌握部队,立刻有传令兵连忙去办,王通以为自己会在宁夏镇耽误几个月,现在看来用不了那么长时间了,三月份应该就能回京师看自己的儿子了,王夏,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可想起来却那么亲切,王通原以为自己能一心扑在政务上,却没想到夜里总是想念,或许这就是一个刚做父亲的人的心态。
今日万历十五年的正月初八,宁夏镇城却比正月初一初二还要热闹,按照锦衣卫打听来的消息,很多富户商家都感觉到比初一初二还要轻松自在,所以要好好乐呵乐呵。
这个也可以理解,大家提心吊胆的过了这么久,就怕闹起兵祸,现在王通来到,短短功夫已经是将局势完全安定了下去,大家自然要补过这个年。
天气很晴朗,西北这边在不刮风的时候,站在高处可以望到很远,也是个不错的体验。
刘吉林不多时就已经回返,哱家父子和刘冬旸马上启程赶往东门,在这个局面下,他们没有任何可以拒绝的立场,甚至不敢拒绝,免得给王通什么理由,在刘吉林回来之后,去往马三标和陈大河那边的传令兵也回来了。
外面牵来了马匹,王通翻身上马,百余名亲卫也都是上马,锦衣卫又有四百人,除却五十名骑马外,其余的人列队跟在马队之后。
这个队伍大摇大摆的走在宁夏镇城的街道上,立刻引起了轰动,锦衣卫就算了,宁夏镇城的飞鱼服连新的都没有几件,谁也懒得理会,可王通的百余名亲卫,各个披着铠甲,武器闪着寒光,当真是威风无限。
而且街上的人还知道,定北侯、锦衣卫都指挥使王大人的这一干亲卫那是有真本事的,在宁夏城横行了这么久的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