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二哥看的明白,就算在倭人那边,大军交战也都是长矛为先,这倭刀只是日常防身用。”
沙东宁开口回答,谭大虎对倭刀的兴趣不大,一长一短两把刀抽刀看了看,就是插回放下,在边上笑着问道:
“听家父和几位叔父说过,倭人那边喜欢吹牛,往往没什么的事情,却夸的好大,加起来不过千人就称为大战,斩首十余就称之为大捷,什么城池要塞,和咱们这边乡下的砦堡一样。”
众人都是哄笑,沙东宁也是笑,不过还是补充说道:
“小弟在平户的时候,倒是知道一些,五十年前差不多就是这样,不过这十几年也不同了,倭国的诸侯彼此攻杀吞并,现在倭国之中只有十几个最大的诸侯,双方投入万人的战斗也是常见,最多的时候过十万人也是有的。”
院子中一时有点安静,倭寇当年为害东南,但大明军民的心中,始终认为倭寇人少,大明稍加整备就可以评定,戚继光和俞大猷所做的事情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谭大虎所说的那些见闻,在国内也多有流传。
沙东宁从小在倭国长大,他说的都是亲见亲闻,众人跟着王通久了,对天下大势也有所理解,也有那种为大明奋战的觉悟,考虑的颇多,本来一盘散沙一样的倭国现在居然有了这样的变化,倭寇的凶残大家都有耳闻,如果让他们凝聚成一体,肯定是为祸巨大。
“我记得听家里的倭人老师说过,先是有了织田信长这样的雄杰,又有丰臣秀吉这样的枭雄,也是天赐倭国的福分什么的。”
李小彪和沙东宁打过一次吃了亏,不过两人的关系却不错,李小彪对这个倭刀兴趣不大,他低声问道:
“东宁,那鹿肉脯还有没有,那玩意真好吃”
“你小子就知道吃,辽镇那种还有,你要吃那种最近不太好买,女真人各部打的厉害,那边的好多货都来不了了。”
正文第八百一十五章旨意不懂
第八百一十五章旨意不懂
“历家的皮货行那边现在价钱已经跌了二成,这次属下来,也是带了他们掌柜的话,他们掌柜想问大人,看接下来这局面,皮货怕是要跌的厉害,他们能不能把心思都放在碱上去,那皮货行大人也是有份子的,所以要请大人来拿个主意。”
外面亲卫们闲谈,屋中却还是变成了正事,孙大海开口询问,王通愣了愣随即失笑,开口说道:
“也好,本官听说,捷报传回,京津和北直隶的皮货价钱立刻大跌恩,山西那边也是如此。”
上好的皮货都是从关外和塞外得来,大宗的只有塞外草原,原本这等皮货都是大明和蒙古部落的贸易得来,手续繁复,商队往来的风险也不小,成本如此,价格自然高,王通打下归化城,在短期之内,牲畜皮货都会大批的进入大明,东西一多,自然就不稀罕了,价钱也就跌下来。
王通沉吟了下,开口说道:
“厉韬在虎威军当差,历家也帮了不少忙,不要让历家吃亏,跟他们家掌柜说,从归化那边过来的皮货,他们愿意做也可以算个份子,不用这么小心,大家都是自己人,尽管开口就是。”
“是,属下记下了,回去就和他们去讲。”
王通点点头,却又是说道:
“金州私港,那边在辽镇是李守义的辖地”
“大人莫怪,属下对这个不太清楚,要问过了才能回话。”
孙大海有些惭愧的回答,王通摆摆手,开口说道:
“不干事,回去安排人去辽镇那边查查,辽镇那边和咱们这里不同,军镇地方,我不信这样的私港他们不知道。”
在大明其余各处,地方官府就算知道有私港在自己境内,上报上峰,调动军兵也是颇为麻烦,没什么祸害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辽镇是军镇,镇守各处的军将负责军政民政,这等辖地内的私港,根本不用麻烦,直接派兵过去剿了,何况是这等能停靠大批船只的港口,能保持至今,不给军将们上供好处是不可能的,甚至可能就是军将自家的产业。
“咱们打了胜仗,辽镇也要去打胜仗,然后在金州这边又有这么一出,查查,看看其中有什么勾当”
“是,属下会和杨先生、吕大人他们商议,里外都查查”
说了几句,孙大海好像是想起什么的说道:
“说起辽镇属下倒是想起一桩事,眼下关外那边的人参、貂皮等等山货都在涨价,张老爷子那边想要去高丽那边试试。”
所谓张老爷子就是马三标的岳父张纯德,虽然也是商人身份,但女婿身份在这里,大家都是有个敬称。
“人参、貂皮不是辽镇出产吧”
“的确不是,是辽镇那边的商户从更北边的女真人那边弄来,现在女真各部打的厉害,这种山货的价钱也跟着飞涨。”
“女真女真现在李成梁据说要封国公了,那边咱们插手不上。”
王通没头没脑的说了这句,孙大海也不知所以,本就是随口提起,看王通不感兴趣,也就不再说了。”
邹义是张诚的义子,若按照正常的习惯,邹义现在应该是某监的少监或者是要害位置的掌司,又或者派到外面做镇守中官。
断没有义父做太监,义子也做太监的道理,宫中内官也讲究个历练年资,内廷升迁也是按照这个来,不过邹义是个例外,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御马监的提督太监,这位置不仅仅是有个太监的名号,还是宫内数得着的实权位置。
谁都知道御马监掌印楚太监是个空架子,真正的掌印太监实际上是邹义,这般年纪就有这样的地位,宫外又有王通那样的奥援,宫内又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大家都觉得,将来邹义肯定会到司礼监掌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