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直谏” 元澹:卖直求名容易被当枪使(2 / 2)

宋大人一下子懵了,像被施了定身咒,愣了一下,才拱手说道:“皇上,这两人都有才学,就是性格太极端,爱争个你死我活。要是重用他们,说不定会惹出‘天大的篓子’。”

紫岸心想,争强好胜?自尊心高?估计是太急着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跟宋璟这个真佛犯冲了吧!

“走走走,朕教你个绝招,下次感觉自己说话太直的时候,就来找朕‘小步颠儿’。”三郎紫岸眼睛一眯,故意卖了个关子,心里想着:“看我这次不把你这老较真的直性子改改。”

“小步颠儿?啥玩意儿?”宋璟一脸疑惑,眉头皱得像个小麻花,嘴里嘟囔着这个从没听过的词,心里直犯嘀咕:“皇上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三郎紫岸一看他跟出来了,心里乐开了花,“嘿嘿,朕成功转移他注意力了。”他像个偷了腥的猫,快步跑了出去,那速度快得像一阵风。

宋璟赶紧像个慌张的小跟班,一路小跑跟在后面,那模样,活脱脱像个急着去抢红包的小太监。

三郎紫岸一边跑,一边装作漫不经心地问:“李邕是武汉人吧?他爹李善书法可厉害了,对吧?”

宋璟气喘吁吁,努力跟上皇上的脚步,回答道:“哦,是。李邕出身江夏李氏,的确是博学多才,年少就成名了。从校书郎一路高升,当过左拾遗、户部郎中、殿中侍御史。”

三郎紫岸心里暗叹:这李邕是和宰相李适之交好的,后来应是被李林甫那家伙陷害,含冤而死,可惜了,但也七十岁了。不过这事儿不能说,不然历史可就乱套了……

表面上,三郎紫岸接着说:“李邕那书法,风格独特得很,‘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精于翰墨,行草之名远扬。始学王右军的书法,学会后难得能自创一派,笔力焕然一新’。”

突然,三郎紫岸像想起什么好玩的事儿:怪不得小兕以前想找李邕学书法,还跟我说李邕的字,是一开始学王羲之,后来‘翅膀硬了’,摆脱了二王的风格,自成一派。

他的字形左高右低,笔力像大力士一样舒展有力,看着就让人觉得刺激!

传世的作品有《麓山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哎呀,名字太多,朕都快记不住了……

御花园小径上,只见三郎紫岸背着手小步颠儿,宋璟猫着腰紧跟其后。

“皇上,有才不用那可就是浪费呐!可这两人,太爱走极端辩论是非,搞得乌烟瘴气的……”

三郎紫岸一听,是闹心,但没言语,一边跑一边调整呼吸。

“陛下,依您之见,该如何处置这二人呢?”

三郎紫岸说:“嗯,那就派去重庆和宜昌吧,让他们去那历练,也省得在朕跟前吵个不停。”

宋璟微微一愣,闪过一丝疑惑,小心翼翼地问道:“崇庆益昌?陛下,您说的可是?”

三郎紫岸这才反应过来,摆了摆手,略带笑意地解释道:“哦,瞧朕这糊涂,就是渝州和硖州,让他们去那儿做官吧。对了,朕赐给你的御猫,你可还喜欢?”

宋璟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只能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硬着头皮说道:“臣看着欣喜,那御猫毛色鲜亮,姿态优雅,臣每日瞧着,都觉着心情愉悦。”宋璟心里苦啊,这御猫娇气得很,还掉毛,皇上赐的,又不知道什么意图……

三郎紫岸边跑边将这一切瞧在眼里,心中暗喜,嘿,看来这招有用啊,这宋璟说话都不那么直愣愣了。他忽然像发现新大陆般蹲下,手指灵活地在杂草堆里穿梭,眨眼间竟编出个草编蝴蝶结。

紫岸举着这歪歪扭扭的\"御赐珍品\":\"朕封你为司猫监正,即日起额外享受二品俸禄——不过...\"话锋一转,指尖偷偷勾住宋璟官袍下摆,\"明早卯时三刻,太极宫东角门见,陪朕跑完十圈才能领旨哦。\"

宋璟正琢磨这诡异的加官晋爵,忽见元澹像只敏捷的狸花猫从柱后窜出,怀里宣纸哗啦啦撒了满地。

\"臣遵旨编纂《御猫饲养大全》,\"元澹抹了把额头汗珠,这元澹家族系出自拓跋,对北魏没有编年史很遗憾,于是撰写了《魏典》三十篇。

三郎紫岸突然捂住鼻子后退三步,\"你先去尚衣局领十斤桂花香囊!\"

元澹早就预料自己要被“直谏”,只好姗姗地里去了。

宋璟突然注意到皇上脚边散落的草稿——赫然是《臣工晨跑考勤表》,更吓人的是,自己的名字竟被朱砂圈了三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