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好土豆丝,何雨柱放下刀看向吴明宗说:“师父,洗菜阿姨说依久今天没来。”
看着这个即将达到六十岁的师父,何雨柱心里还是蛮尊重的,自来到津门以后,师父就非常照顾自己,按照行规,自己学艺期间的收入都是师父的,但是吃住和日常用品也由师父负责,他从来没有亏待自己,是个相当不错的人,教授厨艺也没有藏着掖着,可以说是尽心尽力。
“知道了。”
吴明宗也没在意,心说应该是家里有事情,没来得及请假,随口交待道:“柱子,今天中午你上二灶试试。”
“真的吗?谢谢师父,谢谢马总厨。”
何雨柱赶紧道谢,很开心,这说明前身的厨师水平已经相当高,他也不担心自己会翻车,接收了前身的记忆,现在又有强大的精神力,对于火候的把握绝对不差,能够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口感。
就在今天,何雨柱的学艺生涯取得巨大进展时,而四九城中也有一件事影响深远的大事发生。
什么大事呢?
丰泽园实行公私合营。
没错,1952年7月1日,是丰泽园实行公私合营的日子,由四九城商业局信托公司投资,丰泽园成为京城较早实行公私合营的饭庄,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何大清作为见证者,在现场从头看到了尾,但他心里并没有多少喜悦,反而对未来有着一种迷茫的感觉,看不清未来。
因为公私合营,饭庄中已经发布了通知,三把火已经烧了起来。
第一把火就是裁员,上面觉得丰泽园的员工太多,临时工和学徒工首先被清算,这不,他的记名弟子夏裕文已经被清退回家了。
第二把火就是降薪,何大清已经接到通知,从这个月开始,他这个二灶大厨,月工资将由原来的65元降为55元,所有大厨的薪资都有所调整,无人加薪。
第三把火,就是降低饭庄高层和所有厨师的福利,其中一项就都不得再拿菜回家。
这让他想起了几年前发生在丰泽园的劳资纠纷,致使丰泽园停业五个多月,几乎到了分解的地步。
厨师们下班后带菜回家,是以前私营饭庄给厨师的福利,带回家的菜,可不是新炒的菜,而是客人们吃剩下的菜,名叫折箩菜,就是客人们吃过酒席后剩下的菜肴混合在一起的剩菜。
如果厨师带新炒的菜回家,哪个老板都养不起,这是不可能的事。
折箩菜这个词汇主要在京城、津门、冀州、鲁东等地使用,也被称为“合菜”或“杂菜”。
这个年代,能进讨饭吃饭的人,都是有身份口袋里有钱的人,根本不会将吃剩下的菜打包回家,现在更没有塑料袋,打包的饭盒也不方便携带,所以剩菜比较多,而这些菜,就是饭庄高层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