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护送人才到咸阳(2 / 2)

“我是不是在做梦?快,打我一下。”有人激动地扔掉手中的工具,抓住旁边的工友。

喜悦的情绪迅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刚才还死气沉沉的工地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劳工们相互拥抱、欢笑,许多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几个平日里关系要好的劳工聚在一起,其中一个用力拍着同伴的肩膀说:“这下好了,说不定等劳役结束,我还能回家看看爹娘!”其他人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憧憬的神情。

公告兵紧握着手中的另一份公告,大声的向着周围的劳工们宣读道:“九原郡郡守昭告四方,据陛下之亲诏令,自今日起,将分段逐步实行劳役宽减之法。”

众人听到这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满怀期待和紧张的看着眼前的士兵。

“凡于劳役中,年老体衰者,独子留家者,良好表现,遵守法律者,家之主力劳动者,有特殊手艺者,博才多艺者,或者已经完成长时间艰苦劳动者,皆可优先释放,回家团圆。”

此时不管是劳工者,还是工匠们,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庞,震惊,喜悦,欢喜,随后爆发了惊天的欢呼声。

平日里默默遵守纪律,埋头苦干的百姓们忍不住的偷偷的抹掉脸上的汗水和尘土,满怀期待的目光好像看见了回家的路。

而那些拥有手艺者的工匠们,不可置信的看着手中的凿子,他们?他们居然也可以提前回家了。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悲,那些被发配的犯人们,默默的站在一旁,心里五味杂陈。

因各种犯罪的劳役者也是目光羡慕的看着那些喜悦的人群们,满脸的苦涩,各个悔不当初,他们也想回家,也想和家中的亲人相聚,只是恐怕再也无机会了。

此时各个郡县也都召集到了当地的人才,随后护送队伍纷纷踏上行程,走在最前方的,是陇西郡的队伍,郡尉骑在一匹高大的黑马上,神情肃穆,身后是一辆辆装饰质朴却坚固的马车,车内,坐着被选拔出的人才,儒雅书生,专注地翻阅着竹简,似在思索治国良策,眼神中透着对未知机遇的期待。

颍川郡的队伍则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此地向来文风鼎盛,选拔出的人才大多饱读诗书,精通经史子集,他们在马车上谈论着诸子百家的学说,引经据典,各抒己见,车辕上悬挂着的青铜铃铛,随着马匹的步伐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的智慧之谈伴奏。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郡县的队伍逐渐靠近咸阳城。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各地护送人才的队伍齐聚咸阳城下,城门前,官员们早已等候多时,他们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人才的登记与入城事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