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还是她喜欢的教书育人这种事儿。
几个孩子中,只有杨青有些怨言。
因为他本就在读书,好不容易放假了,结果还要读书。
天又那么冷,想要赖床的他自然不情愿。
但这种小情绪,在杨家两口子的说教下,镇压了。
胡忠和胡杏儿都是几年没读书,天天下地干活儿的人。
再有机会拿起书本,他们都求之不得,哪还会纠结环境问题。
教书的事儿定下来,做衣服的事儿进展就慢了许多。
家里就三个人会做衣服,许明珠教书去了,江巧又年纪大了。
晚上做针线活儿,眼睛就不太行。
李爱花见此,也只好自个儿晚上加班加点的做衣服。
这时候,她也顾不得闺女说的晚上做针线活儿,伤眼睛的事儿了。
胡林知道后,心里无语了一下。
李爱花这脑子,有时候真是转不过弯来。
见此,胡林只得去点点她。
让她去找高如琼帮着做衣服。
她两个孩子都在这儿读书,让许明珠牺牲自己的时间来教他们,让她干点活儿怎么了。
至于许翠,胡林就没提了。
现在柳明佳怀孕已经八个月了,许翠得在家里看着点儿。
上县城医院去检查,说是双胞胎。
身边可缺不了人伺候。
李爱花听到闺女跟她说的,当即就去找了高如琼。
高如琼听了哪有不答应的。
连忙让李爱花拿些裁剪好的布给她,她在家连同他们家的衣服一起做。
有人分担工作,李爱花这才松懈下来,晚上也不熬夜了。
不过时间还是很紧。
周家去年穿的都是胡家的冬衣,今年他们买了布和棉花,自然是要抓紧做出来,穿自己的冬衣。
一人两身冬衣,刚刚够换。
但做起来很是费时间。
所以才要抓紧一切时间,先给一人做出一身冬衣来。
现在李爱花除了做饭,像洗衣服、打扫卫生这种事儿,都交给了家里的几个男人。
紧赶慢赶,在月底村里副业分红的时候,周家人的冬衣陆陆续续都做出来了。
天气冷,他们连衣服都没洗一遍,就直接穿身上了。
周弘乾穿上新衣服,和胡孝义一起去保管室领分红去。
他们家今年也买了雨鞋,就不用像去年一样。
出门要借用胡家的雨鞋,雨鞋又只有两双,搞得大家都很不方便。
分肉的时候,两人按照商量好的,胡孝义要瘦肉,周弘乾要猪肝。
都是新鲜肉,中午李爱花就给做了酸菜肉片汤,和爆炒猪肝儿。
再加上豆酱、咸菜、土豆丝、熏兔肉。
配上地瓜、蜀黍米和小米蒸的饭,一顿美美的午饭就这么解决了。
猫冬儿的季节,往年胡家都是大门紧闭。
今年却要天天就要起来扫雪,让几个读书的孩子有路可走。
大厅火盆里的柴火不断,几个孩子手上戴着自制的手套,一边记笔记,一边读书。
胡林在屋子里绑着沙包训练。
盖了新房子,她的房间增大了许多,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畏手畏脚。
李爱花和江巧还是在做衣服,周家一年四季的衣服都还没做出来。
去年这些都是穿他们胡家的。
要不是这几年李爱花年年都在做衣服,家里的衣服还匀不过来。
周安泊一个人无聊,就在大厅烤火,看孩子们读书。
胡孝义和周弘乾出去了,去卫生室结算医药费去。
回来的时候,带了包裹和信回来。
说是路上碰见邮差,顺道问了句。
见有他们家的包裹,就拿回来了。
信封里除了家书还有钱和票,包裹里有牙刷、牙膏,还有些土特产。
是些晒干了的海鲜。
李爱花和胡孝义第一次见海鲜,都觉得新奇。
新奇过后,李爱花瞅着一时间还不知道该拿这玩意儿怎么吃。
见到海鲜,周弘乾这才提了一句周怀景这几年都在海岛上的事儿。
“前两年我们也经常收到他寄来的海鲜。”
周弘乾看出李爱花的为难,笑着又道,
“明珠做海鲜还不错,到时候让她做给你们尝尝。”
李爱花连忙应声儿,“到时候我也跟着学学。”
在屋里训练的胡林,听到外面在说什么海鲜,停了下来,出去看看情况。
这才知道是周怀景寄了东西回来。
得知周怀景在海岛上,有些诧异。
但又想到他一身的铁血气息,也不觉得奇怪。
太和平的地方,养不出那样的煞气。
周怀景寄来的海鲜,等许明珠教完孩子,晚饭就让她来做了,李爱花在一旁帮厨。
许明珠一边做,一边给李爱花说了许多海鲜的吃法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