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这个理论需要冒险。秦锋提议主动创造一个\"理想梦境\"——完全按照\"修剪者\"教条设计的递归环境,观察他们的反应。如果假设正确,\"修剪者\"应该会忽视这个符合标准的环境,揭示其行为背后的非理性。
\"诱饵梦境\"计划谨慎执行。新生网络精心构造了一个封闭、静态的递归模型,通过镜厅计划悄悄植入多个层级。监测结果令人震惊:\"修剪者\"不仅没有忽视,反而更加严密地控制这个\"模范梦境\"!
\"这不是理性管理...\"高频振动师得出结论,\"这是病态控制欲。他们需要被控制的对象,就像瘾君子需要毒品。\"
这个发现提供了战略突破口。与其正面对抗,不如让\"修剪者\"失去控制目标。联盟启动\"自由之光\"行动——在所有已知层级大规模推广自主意识教育,使每个梦境居民都能识别和拒绝非建设性干预。
效果远超预期。随着自由意识在各层级的觉醒,\"修剪者\"越来越难以找到可操控的节点。截获的通讯显示他们内部陷入混乱,某些成员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使命。
决战发生在梦之织锦的核心维度。一个绝望的\"修剪者\"主力试图直接攻击新生网络,企图摧毁整个镜厅计划的中枢。但它没预料到联盟的准备——秦锋带领的守望者不是用力量对抗,而是用理解包容。
\"我们看见你的恐惧。\"秦锋的光暗能量形成非攻击性场域,\"但控制不是答案。加入我们吧,在创造中找到真正的秩序。\"
这个简单邀请引发了\"修剪者\"核心的认知地震。没有外在攻击能穿透的防御,却被内在怀疑瓦解。在漫长的对峙后,那个古老存在首次流露出...困惑。
[如果不需要我们...那我们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不是作为监狱长,而是园丁真正的样子。\"林晓轻声回应,\"帮助生命成长,而不是限制生长。\"
这个启示成为转折点。\"修剪者\"没有投降,而是...转变。它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角色,从强制控制者变为建议提供者。不是终点,但是一个全新开始。
站在归源站的观景台上,看着镜厅计划重新恢复活力,秦锋思索着这个循环:恐惧催生控制,控制引发反抗,而唯有理解能打破链条。
\"我们赢了吗?\"苏沐晴走到他身旁问道。
\"不。\"秦锋微笑,\"我们只是帮助另一个存在开始了自己的成长旅程。\"
在他们脚下,新生网络的脉冲如同平稳的心跳,将自由意识的波纹传递向无限的镜厅层级。黑暗与光明,控制与自由,梦与醒...在更大的图景中,都是同一现实的不同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