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谋事(2 / 2)

宁王和顾肃之都震惊的看向沈知渊,尤其是宁王,他这么多年来私下追查当年的真相,自认知之甚详,不想却遗漏如此重要的事情。

“先太子妃娘娘就在帝宫的暗室中,这件事是她亲口告诉皇后娘娘的,而且今日我收到信报,已经可以确定皇孙就在罪城。”

顾肃之闻听此言眼眸发亮,转首热切的看向宁王,宁王缓了好久,心中兴奋、愤怒、庆幸各种思绪一起涌上心头,最后又都化为一片宁静。

找到又如何,在外十几年的皇孙哪里会懂平稳朝局、安民济物的道理。

罢了,昭明唯一的血脉还是让他安稳度日为好,拉进争夺皇权的漩涡又有何益处。

“找到又如何?你们不会把希望放在一个在民间苟活十几年的少年人身上吧。”

顾肃之难得的沉默下来,宁王的话看似无情可又是实情,且不论当初的昭明太子,便是当今那也是名师教导,自小耳濡目染为君之道。

在外的皇孙野蛮成长十几年,只怕迎他回朝不是在拯救大梁,而是让大梁更快的走向绝路。

“可我若说自幼教授皇孙的人是闵文远呢?”

“谁?”宁王听的一头雾水。

相反顾肃之却是惊异不已,闵文远是大梁开国以来唯一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郎,他本是先帝留给昭明太子的辅臣。

当年闵母遇害,闵文远不顾律法亲手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大梁律》有言:子弑父属于“恶逆”罪,当处以极刑。

先帝虽惜才,但也不能违背律法,当日昭明太子跪求数日为其求情。

朝堂也因此案件吵的沸反盈天,有人念其一片纯孝,闵父伙同爱妾毒害闵母,身为其子为母报仇情有可原。

也有人认为子弑父有违伦理,属于“十恶”大罪,当处以凌迟之刑。

为此昭明太子发起了一场朝堂辩论,最后闵文远虽逃过了刑罚,但自断一臂以偿父恩,也自此与官场无缘。

如此看来,闵文远一直都在昭明太子身边,不然又怎么解释他自幼教授皇孙呢。

“皇孙之事还望国公爷能谨慎行事,万不可让其出现任何闪失。”

宁王也认同的点了点头,他看了看顾肃之,到底没有把心中的疑问向沈知渊问出来。

先太子妃之事涉及太多皇家隐秘,他便是再如何信任顾肃之,都不能堂而皇之的宣之于口。

只是,沈知渊的那句“先太子妃娘娘就在帝宫的暗室中”,如一句咒语般在自己耳边回响不停。

祁靖川啊祁靖川,你总是有办法让我更恶心你,果然咬人的狗不会叫。

宁王枯坐到只剩满室昏暗,沈知渊和顾肃之早已离开了宁王府,可他依旧保持着二人离开时的姿势。

“王爷”

召月点亮烛火,轻声唤了一句,宁王这才慢慢回过神来。

“王爷的晚膳还没有用,王妃已经来问过五回了。”

“召月,我们的暗棋该动一动了。”

召月猛的抬起头来,眸中有些难以置信,“王爷不是曾说大梁有难,暗棋才可现身,难道…”

宁王定定的看着对方,“即是劫难也是新生,召月你们的主子回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