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驿站!”林回平静道。
这是林回早就有了的想法,早在上次陈敬芝告诉他活字版的造价后。
他就打算进宫跟父皇商议这件事。
但当时户部尚书宁子民的平均收入,气的他忘记了这件事。
不过还好,现在提出来更为合适。
这将是他改变大诏世道与民生的第一战。
“驿站不是在开么?”兵部侍郎宋仲疑惑道。
林允鸿与众朝臣看向皇太子林回。
“儿臣所说的开驿站,是打开驿站的大门,让百姓与商贾都能享受驿站带来的便利。”
林回眼中泛起光芒,看向林允鸿道:“大诏驿站五千六百余所,仅仅用于官府文书与情报传递,这远远未能发挥出其巨大的潜力。”
“儿臣曾在驿站待过,见过驿丞向读书人开放,收取银两,来中饱私囊,也见过有人在大雨中,蹲在驿站墙角下避雨,望门而不得入……”
“驿站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官府的驿站,除官吏和读书人外,寻常人不得入内。”
“儿臣认为,可以开放驿站,百姓与商人不仅可以入内歇脚,更可以享受驿站带来的便利!”
“百姓投递信件,寄收物品,那些押送货物的商人,可以雇佣驿站官兵庇护,或者驿站利用战马,可以承担为商贾运送货物的委托。”
“大诏不法读书人不少,武夫悍匪山贼也不少,这也是民间镖局兴盛的缘故,读书人与武夫押镖,可以让悍匪山贼忌惮,也能让不法读书人知难而退,但镖局运费昂贵,普通商人根本承担不起。”
“这时候委托驿站送货,或者驿站官兵护送,就是个很好的选择,山贼悍匪与读书人,大概率不敢对官府动手。而且驿站接手的货物,可护送到大诏的任何一座驿站。”
“京城的货物,经过驿站不间断的运送,一个驿站一个驿站的接手护送,马歇货不停……”
林回将他构建出的大诏邮局的蓝图,通俗易懂地说了出来。
整个奉天殿中都是他那自信而从容的声音。
众朝臣怔怔地看着太子殿下,心神简直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驿站……还可以这样!?
不少朝臣心中细细思忖,顿时都觉得此法可行。
哪怕是林允鸿,看向林回的眼神都充满了欣慰与激动,这才是大诏储君该有的样子啊。
敢对过去陈旧的规则做出改变,他仔细想了下,一旦施行下去,其它不说,这还是提升国运的良策。
但也有缺陷。
“皇兄……”
六皇子林宗突然开口,疑惑道:“臣弟刚才听皇兄说,驿站向读书人开放,收取银两,中饱私囊……倘若放开驿站,那这些银子如何收到朝廷上来?”
“若是放开驿站,驿站官吏要增员,也将增加朝廷的开支。”
“到头来朝廷银两没看到,反倒是驿站的官吏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林宗就像是突然开窍了一般,一瞬间就戳中这个方案的弊点。
几个老国公松了口气,还好六皇子还没有放弃,一切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六殿下所言极是!”
“臣也是这么认为的,不妥,还是不妥啊……”
“若真要施行,各驿站驿丞,还得是信得过的人去当才行……”
众朝臣刚才还觉得可行,但现在被林宗这么一分析,顿时觉得不太行了。
怎么能够让那些不认识的底层官吏,赚得盆满钵满呢?
这事儿得他们的宗族旁系子弟去干才行!
“六皇子说的没有错。”
林回认可地朝着林宗点了点头,一副我看好你的样子。
随后他环视朝臣,冷笑道:“刚才有大臣说让信得过的人去当驿丞,我一听,就知道这种大臣乃是小人之臣!”
“在我看来,臣有君子之臣和小人之臣的区别,君子之臣忠君爱国,守公正,斥邪恶,既可恩泽于当世,又能流芳于后世。”
“而小人之臣,专攻帝王之心,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只会雕虫小技与小聪明,满脑子都是利益,胸中则并无一策!”
林回看向那个老臣,直接就是开口直言,当头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