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市站点,乘客们上下车井然有序。车上无人售票,司机从车头后窗玻璃便能看到投票情况。价格亲民,吸引众多乘客。许多人投钱后从起点坐到终点,然后再投钱返回,只为欣赏城市的繁华热闹与海边的美景。刘正轩特意设计的三节车厢,座位很多,今天通道皆被挤得水泄不通。
众多商贩惊喜地发现,由于轨道交通的便捷,前来商贸中心购物的人显着增多。一位卖手工艺品的商贩兴奋地对旁边的摊主说:“你瞧,今日生意比往常好太多,这都多亏了这轨道车啊!”
旁边的摊主也连连点头:“是啊,往后咱这生意必定越来越兴旺。”顾客们在摊位前挑选商品,与商贩们讨价还价,一片热闹景象。一位顾客拿起一个精美的木雕,问道:“老板,这个多少钱啊?便宜点呗,我可是坐着火车专程来你这儿买东西的。”商贩笑着回应:“看您这般诚意,给您便宜点,算您这个价。”
刘正轩与幕僚们站在远处,目睹这一切,心中满是成就感。这时,后勤团长魏斌走了过来,说道:“刘将军,这轨道车开通后,效果比咱们预想的还要出色啊。”
刘正轩笑着点头:“这都得益于大家的努力,待到乐安郡到洛阳的火车开通,想必也是这般场景。”
身后的幕僚们听到刘正轩的话,眼中闪烁着光芒,对开通铁路更具信心了。其中一位幕僚激动地说:“将军,等乐安郡到洛阳的铁路开通,咱们乐安郡的发展必定能更上一层楼!”
另一位幕僚也附和道:“是啊,届时咱们的货物能远销洛阳,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也会更为频繁。”
刘正轩看着幕僚们,语重心长地说:“这只是开端,未来咱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大家继续奋进。”幕僚们纷纷挺直腰身,齐声应道:“是,将军!”在这一片欢声笑语中,乐安郡在轨道交通的推动下,迈向更为繁荣的未来。
赵启胜领着勘测队历经长途跋涉,终于返回乐安郡。刚踏入城门,众人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城内轨道车穿梭往来,引得百姓纷纷驻足观看。“这……这是何时出现的?”赵启胜身旁的勘测队员惊叹出声。赵启胜心中亦是满腹疑惑,不过他深知任务紧迫,当即带着队伍一刻不停地赶往将军府。
见到刘正轩,赵启胜赶忙行礼,急切说道:“将军,我们回来了!没想到此番归来,郡中竟有如此巨大的变化,这轨道车……”
刘正轩笑着打断他:“这是刚开通不久的,以后咱们的火车大概也是这般模样。快讲讲,勘测情况怎样?”
赵启胜迅速从行囊中拿出图纸和报告,详细汇报:“将军,此次勘测颇为顺利。乐安郡到洛阳的路线,途经广饶、历城、宁阳、任城、汲县、邺县、洛阳等地,多为平原,有利于铺设铁路。只是部分路段存在小河流和山丘,但我们已做好标记,也有应对之策。”刘正轩俯身查看图纸,不时点头并询问细节,对勘测成果表示满意。
次日,刘正轩在将军府召集各方重要人士开会。他站在地图前,手指沿着规划路线划过,郑重宣告:“依据勘测结果,我们确定了火车停靠站点,从乐安郡的广饶出发,经青州历城、兖州泰山郡宁阳、兖州任城郡任城、司州汲郡汲县、司州魏郡邺县,最终抵达司州洛阳。这些地方地势平坦,搭建铁路较为方便。如今,我们要加快铁路建设的进程。”
接着,刘正轩有条不紊地安排部署:“铁路途经兖州地区,需得到兖州刺史郗鉴的支持。我与李矩、郗鉴、周访曾组建商瑞集团,合作成果显着。此次,郗鉴理应支持我们。我会亲自给他写信,阐明铁路的益处以及停靠站点,兖州停靠便于我们采购煤炭,用于钢铁和蒸汽机生产,对兖州发展同样益处多多。”
“青州值守官员品级较低,李矩去信应能协调妥当。并且,我计划所有的铁路建设,均由我们出资,包括洛阳那边,也无需李矩出钱。他们只需保证铁路在其辖区内的安全即可,铁路建成后,他们都将从中获取极大利益。”刘正轩目光坚毅,扫视众人,眼神中透露出志在必得的坚毅决心。
“即刻给李矩刺史去信,告知铁路线停靠站点。我们决定从两头同时铺设,以加快进度。让他给郗鉴和青州方面写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