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后装枪弹初成器,玻厂兵工终竣第(1 / 2)

而楚逸风与苏墨尘回到会稽家中,闭门谢客,整日沉浸在书海之中。他们互相切磋学问,探讨时事,对清河学院开设的时政分析课程尤为关注,时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但也在争论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每有心得,便记录下来,准备入学后与老师和同窗分享。

太原王氏家族的子弟们,在家族长辈的督促下,更加刻苦用功。他们不仅研读经史子集,还请来了一些精通算学、格物之学的先生,临时恶补这些实用学科。家族藏书阁内,灯火彻夜通明,子弟们的诵读声不绝于耳,都盼望着能在入学考核中脱颖而出。

会稽的子弟们,在谢玄的带领下,组成了学习小组。他们定期相聚,交流对招生简章的理解,分享各自擅长的学问。有的擅长诗词歌赋,便传授作诗技巧;有的对历史典故了如指掌,就讲述历史故事,拓宽大家的视野。众人齐心协力,为入学做着充分准备。

钢铁厂的办公室里,刘正轩紧蹙着双眉,目光紧紧盯着桌上摊开的后装枪图纸,心中暗自思忖着制造枪支过程中的重重难题。

“侯爷,这枪膛的设计,依咱们现有的技术,要做到既便捷装填又确保气密性,简直是难如登天呐!”刘为浩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寂静,话语之中满是无奈与愁绪。

刘正轩微微点头,心中深知这技术瓶颈犹如横亘在面前的一座巍峨大山。虽说自己来自现代,知晓其中原理,可真要付诸实践,没有成熟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只能带着工匠们一次次地试错、摸索。“莫急,咱们多制作些模型,反复进行测试,总能探寻到最佳的方案。”刘正轩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执着。

这时,杨云清师徒匆匆赶来。“侯爷,听闻您为火药之事忧心忡忡,我师徒俩之前钻研火药制作,也算有些许心得。”杨云清说道。

刘正轩眼中一亮:“快说来听听!”吴海阳赶忙上前,递上一本略显破旧的册子:“侯爷,这是我们记录的一些火药试验数据,之前制作烟花火药时,发现调整硝石、硫磺与木炭的比例,能够改变火药的爆发力和燃烧稳定性。咱可以以此为基础,针对后装枪的需求,进一步加以优化。”

刘正轩接过册子,仔细翻阅,脸上渐渐浮现出笑意:“好!有你们这份钻研的劲头,火药难题必定能够攻克。不过这过程需万分谨慎,每次试验都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解决了火药的心头大患,加工精度的问题又摆上了台面。钢铁厂里,工匠们正围着刚铸好的枪膛零件愁眉不展。“侯爷,这手工打磨的零件,要做到严丝合缝实在是太难了,稍微有一点偏差,枪支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一位老工匠摇头叹息。

刘正轩环顾四周,看到那些简陋的工具,心中有了主意:“大伙莫要着急,咱们此前不是制作出了手摇车床,村头还有水流带动的车床嘛。咱们把粗加工的活儿交给车床,利用水流的稳定动力,能让零件的初步成型更加规整。然后再由大伙进行人工精细打磨,双管齐下,必定能事半功倍。”

刘为浩挠了挠头,思索片刻后说道:“侯爷,依我之见,咱们可以参照之前打造兵器模具的经验,先确定卡尺的基本尺寸和刻度标准。利用这车床,精细加工出尺身和游标,再慢慢调校,确保测量精准无误。”刘正轩微微点头,两人当即动手,绘图、选材,忙碌起来。

忙碌了一天,夜幕悄然降临,刘正轩再次来到镖师营地。众人早已围坐成一圈,眼巴巴地盼望着他。刘正轩笑着坐下,清了清嗓子,继续讲述《江湖三女侠》:“话说那日,唐晓澜、冯瑛和吕四娘从黑衣人手中成功突围后,深知江湖之中暗流涌动,朝廷与恶势力勾结愈发紧密。为了查明真相,三人决定分三路探寻线索。唐晓澜孤身一人前往京城,混入权贵府邸,凭借一身武艺和机智,竟偶然听到了奸臣与江湖门派密会的消息,得知他们欲在中秋之夜于华山之巅谋划一场惊天阴谋……”

讲到此处,镖师们纷纷瞪大了眼睛,紧张地问道:“侯爷,啥阴谋啊?唐大侠会不会有危险?”

刘正轩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诸位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冯瑛这边,她登上了天山,向师傅请教破解阴谋之法,获赐一件神秘法宝。而吕四娘,则在江湖中四处联络正义之士,准备中秋之夜齐聚华山,与恶势力一决雌雄……”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随着故事的发展,时而紧张得握紧双拳,时而为英雄们的机智高声喝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