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清端坐在堂前的高位之上,神色端庄且带着一丝欣慰。她身着华丽的服饰,虽不如新娘的凤冠霞帔那般隆重,但也尽显当家主母的风范。
刘正轩牵着李舜华的手,缓缓步入大堂。两人站定后,堂中的气氛瞬间庄重肃穆起来。
一旁的司仪高声喊道:“一拜天地!”刘正轩与李舜华转身,面向堂外的天地,恭敬地弯腰行礼。他们的身姿挺拔,动作整齐,仿佛在向天地宣告他们的结合,祈求上苍的庇佑与祝福。
“二拜高堂!”刘正轩牵着李舜华面向苏婉清。苏婉清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慈爱。刘正轩与李舜华齐齐下拜,这一拜,不仅是对家族长辈的敬重,更是对苏婉清代行父母之责的感激与认同。苏婉清心中感慨万千,她深知这一拜的分量,也默默在心中祝愿这对新人能和和美美,白头偕老。
“夫妻对拜!”随着司仪的声音落下,刘正轩与李舜华相对而立,四目交汇,眼中满是深情与爱意。他们缓缓弯腰,额头几乎相触,在这一拜中,彼此许下了一生的承诺,无论风雨如何,都将携手相伴,不离不弃。
仪式完毕,刘正轩轻轻牵起李舜华的手,二人在众人的簇拥下,朝着铜雀台酒楼行去。一路上,百姓们夹道欢呼,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朝着新人撒着五彩的花瓣。那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落在新人的肩头、发间,恰似一幅绚丽缤纷的画卷。
来到铜雀台酒楼,这里早已是热闹非凡。酒楼外,彩绸飘扬,巨大的红色喜字贴于门上,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门口的伙计们满面笑容地迎接着宾客,引导他们步入酒楼。
酒楼内,灯火璀璨。檀木桌椅摆放得错落有致,每张桌子上皆铺着精美的锦缎桌布,摆放着闪闪发光的银制餐具和晶莹剔透的酒杯。菜肴的香气于空气中弥漫,令人垂涎欲滴。
刘正轩和李舜华步入大厅,宾客们纷纷起身鼓掌。他们于主桌落座后,依照晋朝婚礼习俗,首先进行沃盥礼。侍者端来铜盆和干净的巾帕,刘正轩与李舜华依次净手洁面,象征着以洁净之身开启新的生活。
接着,侯爷李矩起身,高举酒杯,声音洪亮地道:“今日乃小女舜华与正轩的大喜之日,承蒙各位亲朋好友前来庆贺。正轩才华出众、品德优良,我坚信他定能给舜华幸福。来,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新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众人齐声响应,酒杯碰撞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
酒过三巡,正当众人欢声笑语之际,酒楼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和威严的吆喝声。众人望去,只见一队钦差带着圣旨而来。原来,当朝皇帝念及是洛阳刺史嫁女,特派人送来圣旨。
钦差步入酒楼,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刘正轩才德皆备,今特封尔为‘崇文馆散骑常侍’,享五品俸禄,钦此。”
这“崇文馆散骑常侍”,虽无实权,但可参与宫廷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修,乃是一闲职,亦是皇帝对刘正轩的恩赐与认可。刘正轩赶忙跪地领旨,谢恩后,悄悄塞了一个厚厚的红包给钦差大人。
刘正轩起身,恭敬地说道:“大人远道而来,还请入席享用杯喜酒。”钦差大人也不推却,入席就座。李矩赶忙过来相陪,与钦差大人共饮美酒,品尝佳肴。酒过数巡,钦差大人起身告辞,刘正轩和李矩等官员将其送至酒楼外,望着钦差大人一行离去。
随后,众人继续酒宴。便是同牢礼。侍者端上一只小猪,刘正轩和李舜华共同割下一块肉,放入口中咀嚼。这一礼寓意着夫妻二人从此同甘共苦、共同生活。
接着是合卺礼,侍者将一个特制的葫芦瓢一分为二,用红线相连,里面装满了美酒。刘正轩和李舜华各执其一,先饮半瓢,而后交换瓢再饮,象征着夫妻二人从此合二为一、相互交融。
完成这些传统礼仪后,大家开始互相敬酒、交谈。文人墨客们聚在一处,谈诗论道,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