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周昭在殿内睡得正熟,听到外面细微的声音,像是初生的小猫般微弱。
在陌生的环境,她并没有放下戒心,即便是睡着,也没进入深度睡眠。
再加上武人本就耳聪目明,所以一听到声音,她便起来了。
“大人,快上早朝了。”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周昭才意识到这里是皇宫。
再看外面,天还是黑乎乎的一片,周昭揉了揉额角,回道:“知道了。”
周昭起床穿好衣服,本以为她每日天蒙蒙亮起床练武就已经算得上清风,再看上朝的日子,只能感叹一山还有一山高,怪不得人家能当大官呢。
等她穿好衣服,一身墨色的飞鱼服称得人英姿飒爽,挺拔修长,外面的小宫女备好洗漱的水,端了进来。
周昭看她小小一个,脸上还带着几分稚嫩,纤细的双臂端着大半盆水,手臂都在微微颤抖,心下不忍。
她实在是使唤不了童工啊。
周昭走过去接过热水,放在洗漱架上,问:“早食可送来了。”
小宫女细声细气地回道:“一般是下了朝之后才吃早膳,若是大人饿了吗,我去端些糕点来。”
竟然不吃早饭就上班,周昭实在是佩服。
怪不得听说皇帝上朝总是骂人呢,起得这么早又不吃早饭,心情不暴燥才怪。
“行,多谢了,你给自己也拿些吃的,早膳不用等我回来,自己先吃。”
这么小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睡不饱还吃不好,以后长不高哦。
“是,”小宫女呐呐应了,待周昭洗漱完,吃好糕点后,便由她带着去往上朝的大殿,她对宫内的不熟悉,还要个人带着。
待周昭摸着黑赶到大殿时,里面灯火通明,宫人进进出出非常忙碌,一脸严肃的梁大伴站在门口,像是安检员一样检查来往的人。
“早啊,”周昭走过去很自然地给这位同样命苦的同事打招呼。
“不早了,陛下都收拾好,准备上朝了,文武百官都在宫门前候着呢。”
周昭假装听不懂其中暗示的话,反正再早起来是不能的。
她站在梁大伴一边,和周围的侍卫一样,目视前方,然后发呆。
大约过了一刻钟,身穿明黄凤袍,头戴帝王冠冕,尊贵威严。
她朝在旁百无聊赖的周昭投过去淡淡一瞥,梁大伴作为伺候陛下的老人,立马懂了陛下的意思,用手捅了捅在旁边心不在焉的人,低声道:“快跟上。”
周昭正摸鱼呢,被梁公公一提醒,回过神跟在皇帝身后,梁公公站在她一边。
周昭感受到周围宫人侍卫投来的探寻,好奇,或者带着嫉恨的目光,心中坦然。
毕竟在这些人眼中,她就是空降而来的关系户,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杭城的事情,一些消息灵通的勋贵世家消息倒是灵通些。
周昭从内殿直接到了气势恢宏的主殿,皇帝直接走到凤凰台上,端坐着,周昭小声问旁边的梁大伴:“我现在去哪?”
她宛如新入职场的新人,完全搞不清自己现在该去哪,该做些什么。
“左手最上边。”梁公公朝右边的那位侍卫指了指,周昭便知道了,对称图形嘛,她懂。
随后是殿内朱红色官服的文武百官行礼问候的声音。
周昭在这些无聊的朝政会议中昏昏欲睡,她实在是对这些勾心斗角不感兴趣啊。
这边御史大夫弹劾吏部尚书治下不严,纵容手下卖官,虽然罪魁祸首已被处置,但你做为头子也逃脱罪责,那边户部侍郎参了京兆府尹一本,指责她办事不利,一桩大案迟迟未破。
上朝不到一刻钟,朝堂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周昭看了一会儿,便发现其实骂来骂去,朝堂上总共分为四伙人,左右相代表的两股文官势力,武将分为一派,但朝堂辩论完全不是这些能说会道的文官对手,一个个气得脸红脖子粗的,若不是陛下还在,怕是要撸起袖子打人了,但是领头的那位萧将军倒是看着是个沉稳的,最后一股便是由皇帝的妹妹瑞王为首的勋贵集团,但大多作壁上观,不参与这些争斗。
也是,陛下的手段都是知道的,对外人狠,对自家人更狠,亲生的姐妹都不知道杀得不剩几个了,剩下的自然都老老实实,当个富贵闲人便好。
不过即便底下人嘲得再凶,坐在上首的皇帝依旧是一派气定神闲的样子。
只能说怪不得人家是皇帝呢,能压制住这些老油条。
不过既然有机会了解朝堂局势,周昭也没有完全摸鱼,等到出去后,还能将消息分享给周淇,说不定对她以后会有帮助呢。
整个早朝持续了大半个时辰,待梁大伴终于宣布退朝时,不仅仅是殿内的官员,周昭也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是完了。
不过皇帝还要与一些朝廷大员议事,待早上的事情办完,天已经大亮。
周昭目送那些官员走后,偷偷凑到梁大伴身边,问:“可以吃早饭了吗?”
她是真的饿了。
梁大伴嗯了一声,自己进入内殿伺候陛下去了,小六子带着笑脸凑过来:“大人,您跟奴婢走。”
周昭瞬间感觉自己身上的视线更多了些。
不过她毫不在意,跟着小六子走了,这是要给她开小灶啊。
另一边,景明帝坐在书案前,端起手边的茶喝了一口,问一旁立着的小梁子:“周昭如何?”
梁大伴略微含蓄道:“其他都好,就是还年轻了些,不够稳重。”
她在心中吐槽,岂止不够稳重,简直是胆大包天,大殿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敢交头接耳。
景明帝轻笑一声:“她就是这个性子。”
也不怎么生气,毕竟这种能人,在景明帝这里总会有些特权。
一边的百官下朝之后,走到了宫门外,一些关系好的或者同处一党的官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今天大殿上的事情。
“今日陛下身边跟着的那个侍卫是谁,瞧着眼生。”左相柳眠身边,一一位官员说。
陛下向来是所有大臣的重点关注对象,身边的伺候的人大家都认识,今日乍一见一个生面孔,自然注意到了。
“从未在京中见过此人。”另外一位官员也摇摇头,“不像是京中世家勋贵子弟。”
“那人看着也是个不懂规矩的,竟在大殿之上交头接耳,陛下也未责罚,小朝会后我看她可还站在梁大伴身边呢。”一位有资格参加退朝后小朝会的官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