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一起去了平京参加经济会的唯二商人。
可实际上对方这些年一直在学校当老师,纯属因为血统原因还有海外关系被找出来做这个标杆,那家去年才成立的所谓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实际上也是市属国有控股企业。
就跟城建公司差不多,算是在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探索。
以目前没有网络传播的时代情况,外界还不知道这家轮船公司将会发展壮大,未来也会成为长江运输的超级巨无霸,好像还办了银行。
可尤启立居然已经在自己捣鼓选择这条路!
让卫东开了天眼,认识这位船王之子,知晓对方未来会很庞大,都没想到也这么干!
要知道目前江州市实际上主推的两位民营企业家,就是他们俩。
相比之下让卫东也有HK的港资来源,又有自己的销售团队,全国分公司,几个主打产品,十万平米的经开区工厂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在市里面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那位。
因为去年才开始的那边,现在还在苦哈哈的造船!
尤启立居然已经把船买到了。
牛批,你是真的牛批,只能呆呆的问:“哪里买的?”
尤启立也忍不住得意又无奈的复杂神情:“六十年代末开始建设的渡口钢城你知道吧,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段,74年开始投产,80年才形成一百五十万吨的产能,这是他们十年前建造的一批旧驳船,用于矿场到冶炼的运输,现在完成了内部铁路的运输,就闲置下来还在最健康的使用期,十三条都是百吨级的驳船,现在单条造价都超过十五万。”
两条就能回本!
听起来很离谱,但渡口钢城就是三线建设的最巅峰存在,那旮旯有全世界最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说三线建设的龙头就是那,国家为这个投入多少亿都是值得的,往后三四十年那里依旧在产出发光。
所以这种过程中用过的东西被打折卖也不是不可能。
但让卫东被后期互联网时代熏陶过的乱七八糟大杂烩资讯头脑,有大概印象:“那边……好像不能通航到江州,对吧?中间要经过虎跳峡吧,那根本就不能通船!哈哈,所以你根本没搞清楚这个事儿,船砸在手里了是不是?”
这里面有个巨大的新闻节点,八十年代整个国家和民众都在改革觉醒,好比让卫东这样的自驾游算是开了先河。
也有人开始奋不顾身的要用身体丈量整个国土、长江、黄河以及各种名山大川。
让卫东很佩服这些人,和后来作秀、小资的那些旅游者不同,这些人是正儿八经的探索。
他非常清楚的记得就这两年左右,有个长江漂流船,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惊险刺激的从源头漂到沪海收工。
然后全国人民就是那次被全体科普到,长江流域在江州之上叫金沙江,有相当一段非常多险滩落差,那条超大轮胎似的圆形橡皮筏,在镜头里被狠狠从高处砸下来,可轰动了。
真正的全国第一流量、全年热搜榜一。
橘红色的漂流筏从商州懒洋洋飘过的时候,真是全城人都站到江边去看热闹。
那也是让卫东四十年里唯一一次看到全城人集合的场面,空前绝后。
现在显然还没漂,尤启立就不知道这个“常识”!
别说驳船,连橡皮筏都是圆形的可以翻来覆去随便砸,才能勉强漂过,好像还有人牺牲。
你这些百吨级的驳船绝对不可能顺流而下!
果然,尤启立脸上闪过一丝狼狈和尴尬:“对……你这知识面很宽广啊,我都不知道川江流域有这么一段非常艰难的河道,当时给我说只要能运到酒城就能到江州,所以签约付款之后去那边提货,几次探险都因为险滩跟河床的不规则,入不了长江……”
让卫东马上反击:“都进不了长江,你卖给我干嘛?你这不是麻子是坑人,幸好我没有知识有常识!”
尤启立肯定是当时冲昏了头脑想当然:“据说能开辟航道,我现在是等不及了,先在那一带做货运也能运转盈利吧。”
让卫东像看傻子似的:“你看我有没有你那么自负,这档生意明摆着就是你被坑了,三十万还想找接盘侠,你省省……那船有多大?”
尤启立连忙翻文件夹:“是用于金沙江支流的小驳船,二十……二米,五米宽,四十吨重,排水量一百五十吨,在长江航运用肯定要把几条捆起来固定到推轮上。”
在江边长大的就很常见这种景象。
不过让卫东脑海里浮现出的景象,必然是自己那支专业搬运公司啊。
那可是曾经打过无数次硬仗的特种搬运队伍,专门给大型企业搬特大件,现在没了大建设才闲置下来。
留下的十几辆车里,就有部极为罕见的日野大拖车,还有部车轮多得一长排的那种拖挂平板。
好像这是自己才能做的独门生意!
对吧,这种大件车的搬运小视频还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