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领导只旁观。
所以让卫东和伍曦出来,既没喜不自禁的兴奋激动,也没忐忑不安的权衡利弊。
平静得让伍曦都有点奇怪了:“你真有把握做这事儿”
让卫东觉得多简单:“要不你在这看着”
伍曦呆不住:“我最多看个头儿,有的是人看着你。”
结果步行回去市场对面新修那个二层小楼,作为开发公司,工业园区临时办公楼,很快召集齐了丁海峰他们几个。
现在整个园区已经运行了好几个月,各方面四平八稳没出问题,甭管是不是保留体制内身份,期待未来能走多高,这几位的工资、津贴肯定都大涨不少。
现在看让卫东回来,知道他肯定是要有新举措。
都挺兴奋,还以为伍曦是新加入的伙伴,纷纷跟他寒暄套近乎。
伍曦却一眼看出来丁海峰是让卫东留在这团队里的暗桩。
因为这俩才有无声的眼神交流。
老田作为园区主任,先汇报了一堆关于自由市场和几家工厂的情况。
麻纺厂和火柴厂肯定是转产转制了,肥皂厂期待改制,玻璃厂简直风生水起,但最大的客户还是让卫东,所以更期待大活儿。
税务出身的副主任蒋勇介绍了财务收支,光凭人潮汹涌的自由市场,支付环卫、警察的岗位补贴,外加这么几人的工资肯定绰绰有余。
不过除了卫生巾厂在缴税之外,还给工业园区缴纳管理费,其他厂目前都谈不上贡献,食品厂则在小河对面不属于工业园区,就一板一眼的没有缴管理费。
这就是让卫东的态度,按规矩办事。
本来工业园区应该减免些税点,他当然不会去贪这点留下把柄。
工业园区这时候能提供点超前政策就不错了。
老邢则介绍了电视剧组已经在展开外景地考察选择。
差不多半小时的情况交代完,连伍曦都清楚整个园区咋回事了。
让卫东才直接丢炸弹:“既然自由市场已经站住脚,卫生巾厂也能生存盈利,那么下一步我们测试的就是修住宅楼,八层的普通住宅,十五层的电梯房,等这俩修好没问题了,再来二十层的电梯高楼。”
七个家伙连同伍曦一起鸦雀无声。
当然商州这几个家伙是吓着了。
伍曦则不由自主的抱着手臂,拿手掌遮住自己半张脸,下意识的不想被人看出表情变化。
特么之前在那边说的时候,还刚开始拒绝得振振有词。
怎么突然一转弯就这么理所当然。
让卫东是发现躲不过,那不如躺平任草,先把事情当个研究课题那样,做出来然后给各方评说。
自己记住不赚钱,不留把柄就是:“建筑资金肯定是由卫生巾厂或者食品厂垫付,但我们也会借鉴hk和江州的一些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八层住宅楼大概是每平方350元,一套房一万块,愿意买的首付两千,后面十年期间每个月付几十块就行了……”
这个在江州已经有标准的计算公式,随手写到纸上。
他恍惚记得这十年间好像有过物价大涨的阶段,现在买了还贷款都是捡了便宜,以后几十块房贷算个屁啊。
但江州是已经修好了,现房卖给住户才按照这个首付两千,月供几十的模式。
现在让卫东却轻而易举的打个马虎眼,预售。
这年头肯定没有预售先例,甚至应该都没听说过预售,但hk有了。
最关键是连商品房销售都没开启,肯定也没有预售证之类的法律法规限制这一说。
现在就是商州市改委会副主任说预售,那就预售了。
电梯房贵点,让卫东记得江州那边给他算过成本大概在四百五到五百的样子,主要是多了电梯的成本。
但面积可以大点。
让卫东觉得自己这简直是在试探商州全市人民的家底儿:“所以电梯房大概是四万,七八十平米的样子,首付就得八千,月供三百……这不太可能啊,那还是小点,四五十平米,总价两万。”
伍曦都听出来:“你丫的能不能再儿戏点!”
让卫东反唇相讥:“我这一路走过来还得跟你聊天,能想到这些就不错了!”
下属们都目瞪口呆,整个商州都还没十五层的房子。
打哪冒出来的尼格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