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紧攥着手中的密信,信纸在他指下几欲被揉碎。他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夕最浓重的乌云,仿佛随时都会有雷霆自其中炸裂而出。密信中的内容,宛如一道晴天霹雳,毫不留情地击中了他。原来,那些被他以雷霆手段拿下的权贵,竟在暗中与匈奴人勾结,谋划着引匈奴南下,同时挑动遗留的六国贵族趁机反叛。这无疑是一场精心策划、企图颠覆大秦江山的巨大阴谋,犹如一条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正悄然吐着信子,觊觎着大秦这头雄狮的命脉。
“这群狼心狗肺的逆贼,当真罪无可恕!”秦始皇怒不可遏,猛地将密信狠狠拍在面前的案几上,双眼因愤怒而通红,仿佛两团燃烧的火焰,怒火仿佛要将整个宫殿吞噬。
一旁侍奉的赵高,向来善于揣摩秦始皇的心思,见陛下如此盛怒,心中暗自警惕,赶忙小心翼翼地劝道:“陛下且息怒,千万保重龙体。如今既然已洞悉这等奸谋,以陛下的雄才大略,必定能将此危机轻松化解,保我大秦基业稳如泰山。”
秦始皇冷哼一声,目光如利刃般射向赵高,语气中满是愤懑与凝重:“轻松化解?哼,你说得倒是轻巧!匈奴人如饿狼般对我大秦领土虎视眈眈,那六国贵族又心怀复国之念,蠢蠢欲动。如今他们内外勾结,狼狈为奸,这局势已然严峻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若不能妥善处置,大秦江山恐怕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赵高低下头,不敢再多说一句,生怕触怒龙颜。
秦始皇在宫殿中来回急促地踱步,脚步沉重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大秦未来命运的转折点上。他的脑海中如同一团急速运转的漩涡,各种应对之策飞速闪过。良久,他终于停下脚步,眼神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大声喝道:“来人,速传蒙恬将军进宫,不得有误!”
不多时,蒙恬神色匆匆地赶来,踏入宫殿,“扑通”一声跪地参拜,声音洪亮而坚定:“陛下,臣蒙恬前来,不知陛下有何紧急旨意?”
秦始皇面色凝重地将密信递给蒙恬,语气沉重地说道:“你且看看这个,那些胆大妄为的权贵竟与匈奴勾结,还挑动六国贵族反叛。如今大秦腹背受敌,局势危急,你可有良策应对?”
蒙恬双手接过密信,迅速浏览一遍,原本坚毅的脸色瞬间变得愈发凝重。他低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陛下,匈奴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精于骑射,其军队机动性极强。若他们大举南下,边关防线必定承受巨大压力。而六国贵族在各地经营多年,或多或少都有些势力,一旦煽动百姓反叛,将会在国内引发不小的动荡。依臣之见,当下最为紧要的,是稳定边关局势,全力抵御匈奴,绝不能让他们长驱直入,同时,也要迅速平定国内的反叛势力,以防局势进一步恶化。”
秦始皇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蒙恬的信任与期许,果断说道:“朕命你即刻点齐三十万大军,火速前往边关,抵御匈奴。你务必坚守边关,如同守护大秦的门户,绝不能让匈奴人踏入大秦领土半步。”
蒙恬毫不犹豫地抱拳,神情坚毅,掷地有声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率领将士们死守边关。若有失地,臣甘愿提头来见!”
“好!有你这句话,朕便放心了。”秦始皇大声说道,“至于国内的反叛势力,朕会即刻传旨,命各地郡守加强防范,一旦发现有反叛迹象,即刻出兵镇压,绝不姑息。同时,朕会选派心腹大臣前往各地,安抚百姓,稳定民心,让百姓知晓朕定会保他们平安,绝不容许乱臣贼子肆意妄为。”
蒙恬领命而去,步伐坚定而有力。秦始皇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深知,此次危机绝非寻常,犹如一场汹涌的风暴,正无情地朝着大秦袭来。若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大秦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基业,便可能在顷刻间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