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谋略交织,风云变幻(1 / 1)

第458章:谋略交织,风云变幻

在百越国于海外奋力开拓,与海盗昏八斗智斗勇的关键时刻,千里之外的秦国都城咸阳,那庄严肃穆的咸阳宫大殿内,一场关乎各方势力消长的暗潮正悄然涌动。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律法严苛,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举国上下皆小心翼翼。稍有逾越,便可能遭受砍头、砍脚等严酷刑罚。这日,阳光透过咸阳宫高大的殿门与窗棂,洒下一道道明亮却又带着威严的光线。秦始皇嬴政身着玄色龙袍,头戴沉重冕旒,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冷峻,俯瞰着殿下群臣。那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悉众人心中的每一丝想法。

此时,张悦呈递的上书被宦官恭敬地呈上。嬴政微微抬手,接过上书,展开细细阅读。只见竹简之上,张悦以恳切而不失条理的言辞写道:“陛下,人乃国之根本,世间至为宝贵之财富。秦国律法森严,虽意在整肃纲纪,保国安民,但诸多获罪囚徒,实具可塑可用之处。臣斗胆恳请陛下,莫要轻取其性命或施以断肢之刑。臣愿以丰厚物资与钱财,赎取这些囚徒,使其为六国贵族所用,于海外开疆拓土,扬我华夏威名,间接为大秦之霸业添砖加瓦。”

嬴政读完,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目光如电,扫向殿下群臣,声音沉稳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问道:“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见解?”

丞相李斯,身形修长,一袭黑色朝服更显其庄重。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言辞谨慎地说道:“陛下,张悦此举,表面上是为囚徒谋求生路,然其背后必有更深图谋。近年来,百越国在海外动作频频,势力逐渐壮大。若张悦借此机会,以囚徒扩充其海外实力,假以时日,恐对我大秦构成威胁。”

嬴政微微点头,神色凝重,目光中透露出对局势的忧虑:“丞相所言极是。但张悦此次不仅呈递上书,还送来了一百多吨大米、海盐与咸鱼等诸多物资,其真实意图究竟为何?”

这时,御史大夫冯劫,身材微胖,面容圆润却透着精明。他赶忙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张悦送来这些物资,想来是向我大秦示好。他深知我大秦对海外局势极为关注,以如此丰厚物资相赠,再提出此请求,意在缓和与我大秦之关系,同时达成自身目的。”

嬴政听闻,再次陷入沉思,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唯有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殿内的帷幕,发出轻微的声响。片刻后,嬴政缓缓开口,语气坚定却又带着一丝审慎:“张悦此人,心思深沉,绝非等闲之辈。但这百越国在海外的发展,若能为我大秦所用,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谨慎处理,不可掉以轻心。”

与此同时,在百越国都城的议政厅内,气氛同样凝重。张悦端坐在主位,神色从容却又带着几分严肃,正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此事。

大臣陈宇,眉头紧皱,面露担忧之色,率先开口道:“主公,您此番上书秦国,以物资换囚徒,虽能为我海外大业增添助力,但秦国向来多疑,恐怕会对我们的动机产生怀疑,这该如何是好?”

张悦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信,从容说道:“陈爱卿,我自然明白秦国的疑虑。如今,我百越国在海外开疆拓土,急需大量人力。秦国律法严苛,囚徒众多,对我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绝佳机会。至于秦国的猜疑,我送上如此丰厚的物资,便是向其示好,表明我们并无与大秦对抗之意。而且,我们利用囚徒为六国贵族效力,在海外开拓,也可分散秦国对我们的注意力,使其认为我们不过是在海外谋求发展,不足为惧。”

大臣李丰点头表示赞同,但仍有顾虑:“主公所言极是。只是,这些囚徒品性不一,良莠不齐,若送至海外后不听指挥,肆意妄为,反而会成为我们的祸患。”

张悦神色一凛,目光坚定地说道:“李爱卿所言有理。这便需要我们提前制定周全的规则。在将囚徒送往海外之前,进行严格筛选与训诫,让他们清楚知晓,唯有听从安排,全力为六国贵族效力,方可在海外获得新生,否则必将严惩不贷。”

而在秦国咸阳宫朝堂之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嬴政最终做出决定。他神色威严,目光扫视群臣,缓缓说道:“传朕旨意,告知张悦,其请求朕可以考虑。但需他亲自前来咸阳,与朕当面详谈此事。朕倒要看看,他究竟怀揣着怎样的打算。”

消息如快马加鞭般迅速传至百越国。张悦得知后,坐在书房之中,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他的谋士林羽,一脸担忧地走进书房,说道:“主公,秦国此举,显然是想试探您。咸阳之行,必定危机四伏,您可要三思啊。”

张悦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说道:“林羽,我明白此去风险重重。但这是我们扩充海外力量的难得契机,一旦错过,恐再难有如此良机。况且,我若不应,反而会让秦国更加猜忌,对我们更为不利。”

林羽焦急地说:“可是,主公,您此去,万一秦国……”

张悦摆摆手,眼神坚定而无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会做好万全准备,定要让秦国同意此事,为我百越国海外大业铺就坦途。”

张悦咸阳之行能否说服嬴政?秦国会提何条件?百越国海外大业有何变数?局势未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