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方海和乔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要包多大?”
“顾青梧多大我们就多大。”
乔红道。
“行,那就五亩,一年五百。”
村长通知了其他村委,拟好合同一起签了字。
“这还没开始就花五百,你们可得好好干。”
顾母小手小脚了一辈子,心慌慌的。
“妈,你就把心放肚子里,等着享福吧!”
顾方海买了不少书看,自己捣鼓种植。结果不是土壤太干旱死了,就是水太多涝死了。
“青梧,顾家那些人也在种天麻。”
村长老婆跟青梧聊天的时候提到。
“随便他们”
青梧能保证自己的天麻品质好,所以低端天麻抢占不了她的市场。再说了,就顾家包的那块地方,能挣钱才是奇怪了。
竹林稀疏,太阳直射,那边土壤不肥沃,坡度还陡,根本就不适合天麻生长。更别说他们那一知半解的样子,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都算好的,别负债累累。
顾方海实在没办法只能请青梧这边的员工喝酒,酒后透露了些青梧这边的情况,偷师成功顾方海的天麻总算是长出来了。
这段时间光是买种麻就花了不少钱,他不懂品种,被药材商贩忽悠,花三百买的优质种。
李定国和青梧再次见面,是在镇上组织的个体商户商讨会上。主要是当地经济和青壮年流失问题,镇上领导邀请了他们共同交流。
李定国只见了青梧三次,第一次他觉得青梧又丑又粗俗,所以黄了亲事;第二次遇上她买自行车,他觉得她十分没礼貌,庆幸自己做了另一个选择;第三次就是现在,顾青梧嫣然已经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成了他高攀不起的存在。
“顾老板”
他伸出手低下腰,笑脸下是后悔当初的选择。要是当初跟顾青梧结婚,他就过上好日子了。
个体户和个体户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李定国一个家庭作坊式的砖窑厂,只能说赚点小钱比种地打工强点。
青梧无视他伸出来的手,在放了她姓名牌的座位落座。
“顾小姐十分了不起,相信她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了。”
镇长先发言,接下来大家对青梧有夸赞,有恭维。
“顾小姐有什么想法吗?”
镇长很看好青梧,乡村振兴一直是个重难点,青梧的突然崛起让他看到了希望。
“要想提高经济,就得创收。我们镇以农业为主,创收困难。镇上小型企业不少,但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还是有限。农村场地大,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家听入了神。
“村里最不缺的就是农民,种植和养殖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合适的致富方式。在家乡能挣钱,青壮年自然不会流失。”
经济和青壮年流失本就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可大家不会听我们的。”
他们一直都在鼓励创业,可大家都不想冒险,觉得种地有吃有喝踏实。
“这里需要榜样的力量。”
“顾小姐的意思是树立典型,让大家开始自己自主性选择进步。”
镇长进一步解读道。
“那顾小姐不就是最好的典型吗?”
书记看向青梧,似乎已经在考虑该怎么好好利用青梧的正面效应了。
“最主要的一点,你们需要安排技术人员下乡,做基础指导。”
青梧很清楚,她能成功是因为她本就医学知识丰富,对药材习性很了解,再加上这么多位面的经验,成功是必然的。
但普通群众不一样,所以他们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帮助。
镇长沉吟片刻,做了决定。
“这是个长期计划,我们慢慢来,先从你们中选择几个典型好好宣传。”
其他人也均表示会配合。
今天来的人不少,都是先一步寻求改变,创业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