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8(2 / 2)

顺明 特别白 5970 字 2019-04-12

李孟对下面的反应很满意,这种无言的互动,说明他李孟在士卒心中的威信到了一种程度,这样的程度让自己可以去试探一些事情了。他冲着身边的周扬和王海点点头,然后转过了身,继续欣赏台下的部队。

不多时,在台下的那些骑兵已经是纵马跑到了军阵之中。在台下列阵地这些胶州营士卒立刻都是凛然。还以为大帅对方才地嘈杂不满,要来纠察军纪。

不过那些骑兵们纵马奔驰。却都是在哪里扬声的大喊:

“你们每天能吃饱饭吗”

每名骑兵都是这么喊,这问题颇为的奇怪,站立在哪里的步卒们不知道该什么回答,但他们的千总和把总以身作则的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扯着嗓子大声回答:“能吃饱”校场上稍微一停顿之后,立刻是大吼声此起彼伏“能吃饱”“能吃饱”

“你们每天能穿暖吗”

又是此起彼伏,群情激动的大喊回应“穿的暖”“穿的暖”

“你们地家人平安温饱吗”“平安温饱”“平安温饱”

“大帅克扣过粮饷吗”“十足发放”“十足发放”

喊声愈来愈高,方才朝廷那宣旨太监所宣讲地那些东西,让每名兵丁心中都有一股郁郁之气,那种从期盼到失落的落差,朝廷如此凉薄地态度,让许多对朝廷还有所期盼的胶州营新兵们心都是彻底凉透。

方才彼此交谈,怨言多多,更是把这种不满和怨气放大许多,此时来阵列周围来回奔驰的骑兵一喊,士卒们立刻是借着大声的回答,把心中的怨气发泄了出去。

可一问一答之间,许多士兵突然发现,足饷足粮,家人的温饱平安,今后的前程,自己的一切一切,给他们的是李孟,今后能给他们的还是李孟。

要想维持住这一切,并且要获得更多,途径只有一条路

“你们拿的是谁的粮饷”

“大帅”这次的回答没有丝毫的迟疑,甚至不用军官们的带领,所有人,甚至是在台上的文官们都是跟着喊了出来。

“谁给你们家人平安温饱”

整个校场的场面都已经是癫狂,所有人都是在喊着“大帅”,他们的一切都是李孟给的,眼前能出现这样的局面,完全是李孟一人的功劳。

每句话的节奏,千总、把总的如何的率众回答,这预先都有些计划,不过,在所有人的情绪被煽动起来之后,也就不用引导了,全场的人们嘶吼着回答,他们已经是完全的狂热。

在“大帅”“大帅”的喊声稍微停歇之后,那些奔驰的骑兵又在各处的大吼,不过这次不是询问,而是喊出了口号:

“为大帅而战,为大帅效死”

第三百二十九章为家为天下为谁

莫太监在宣旨之后,得到了山东巡抚和布政使的热情接待,山东总兵李孟自然还有厚礼呈送,在校场上遇到的小小不快,自然也就是烟消云散了。

在济南府一共呆了五天,临走前的最后一天晚上,有几名济南城内的平民百姓突然出现在钦差宅邸旁边,外面李孟的护兵看守的严密,这些人好不容易得了个空隙,才从后院一处坍塌的墙那里混了进去,交给了莫太监一些文件,又谈了会,这才是悄悄的跑出来。

莫太监这才是完全的放下心来,来山东宣旨本来就是个麻烦事,还好明里暗里的所有差事,这次都是办完。听方才这些锦衣卫的暗探禀报,说是山东总兵李孟虽然跋扈了些,威福自用,甚至都有些瞧不起巡抚和镇守了,不过却没有什么异心,他是一个粗陋的兵痞,出身及其低下,没什么见识,也就知道搂钱搂权抓女人,每日里跟那两个秦淮名妓宴乐,不过及其的粗鄙无文,闹了很多的笑话,比如说他写过一些打油诗,及其的可乐。照这么看来,山东的局面一切还算是正常,老莫自己也不用担什么责任了。

这都是锦衣卫埋伏在此地的暗桩,他们所说的可信度应该很高,莫太监心想,若是把这些消息回报给京师,皇帝和大臣们一定会很放心。

第二天,莫太监走的时候,巡抚率领着一干文武又是来恭敬的相送,客客气气。钦差队伍里面地人都觉得这次没有白来,看不出山东是个穷苦地方,但送礼还是很舍得花费,差事都是完满的办完,走的也高

那些“锦衣卫”的暗桩,出来以后,走出钦差居住的那条街道,就被武装盐丁的人带走,关在屋子里面分别的复述今晚在钦差那边说了什么。

文报之类的好说,那本就是胶州营的书办们自己写的。说了什么,尽管也有事先地安排,但总要询问之后才能确定。

几个人说的话,稍微有不同,就被重复的询问,让人精神都禁不住要崩溃,不过很快也就结束了审讯,因为这几个人口径完全一致。没有造假的可能。

济南的锦衣卫和东厂暗探,根本谈不上什么保密和隐藏,济南城中的人口被鞑子劫掠一空之后,城内居住的人群。不是胶州营的军属,就是各个文官衙门地官吏,差不多每个人都在胶州营那边纪录在册。

山东一省,按说要设置一个锦衣卫千户。这个千户领着手下来到济南城之后,情况和陈敏等太监类似,直接的圈在了院子里。美其名曰“地方不靖,为安全起见”,那锦衣卫千户还真不信邪。

但手下出去几次都没有回来之后,这上上下下的人都害怕了,去济南知府衙门那边询问,那边说是城内治安不靖,时常有匪徒出没,我们可以派出差役查。但你们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去找城内地诸军。胶州营的回答很简单,我们是战兵。并不负责地方上的治安,无能为力。

这时候,当日间那好好提醒过锦衣卫的人有是“好心”来说风凉话,说事先已经是打过招呼,不听劝,这次吃亏了吧

一开始被吓住了之后,接下来老实了几个月,每天也是好吃好喝,饷银十足,唯一地美中不足就是不能出去作威作福,不过,在这个位置上,有些消息多多少少的也听说了点,知道外面的胶州营是吃人不吐骨头地虎狼,还是不要去自找麻烦。

分驻各地的锦衣卫,每月都要给朝廷呈送文书报告,地方上的各种情况,官员们有无异常的活动,这都是要报上去的内容。

济南锦衣卫千户所这边的活计相对简单些,要报什么,不报什么,都有人专门给他们写好,盖印确认之后,再安排人帮他们送出去,人在屋檐下,肯定要低头的,当然,人的脖子要是在刀刃下面,那更是要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