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含笑听杨妃说话,扭头见正读着奏章的小儿子满脸因激动而映得通红,乃也哈哈一笑道:“爱妃为何欲言又止”
“唐卿毕竟是一榜状元,还是个五品的侯爷。睿儿刚进封王爷不久,若真让唐卿做了睿儿的侍读,臣妾怕朝堂物议难平,只怕东宫也难心安”,毕竟是跟着玄宗十余年,杨妃这番话说的倒也是思虑周详。
听杨妃说到东宫,玄宗面色一冷的同时,倒也暗自点了点头,回头又看了凉王一眼后才道:“此事朕自有区处”
杨妃闻言也不再问,只是心下不甘的她又将话题转了回来道:“唐卿忠心于朝,在凌州时生死不顾,莫非这回了京陛下真是要做铁公鸡,一毛不赏。”
“赏朕当初可没让他去陇西再则,你看看他在晋阳做的那些事,别的不说,单是挑起儒佛相争已是重罪,朕如今不罚他就是最大的赏。再说就算强自赏了他,爱妃那个干儿子岂能干休想想他那死缠烂打的闹腾劲儿朕就头疼。”,半真半假的说完这些,玄宗因又微微一叹道:“年不满十八已是五品侯,国朝百年可曾有此先例唐卿虽然忠心尽够,才学也佳,但年纪毕竟太轻了些,脾性度量都有待磨折。他这般年纪是能留给儿孙们当用的臣子,在朕手上擢拔的太快,一来儿儿孙们没了施恩的余地,于唐离自己而言,恐怕也非好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玄宗这句话刚说完,就听暖阁外一阵脚步声响起,不片刻就见掀帘而进的唐离施了一礼后便向暖阁中侍候的宫人吩咐道:“把火笼搬离陛下远些,暖阁上面的帷幄也都去了,这阁子中的炭气也太重了些。”
玄宗笑着向那些宫人一点头,随即火笼被移了开去,暖阁上面遮蔽寒风的帷幄也被撤去,阁中人但觉神气一爽的同时,却又丝丝的寒意迎身而来。
杨妃起身替玄宗加盖大氅的同时,因转头笑道:“别再卖关子了,有什么宝贝都献上来吧”
“遵娘娘旨意”,口中答应一声,唐离已转身挑开帘幕招了招手,随后就有一队尚膳监的宫人鱼贯而入。
第二百零三章凉王三
搬离火笼,撤掉帷幄之后,暖阁中人感觉到呼吸清爽了许多的同时,也有丝丝寒气随着暖阁上半部的打开渐次传来,随着唐离的招手示意,一队尚膳监的宫人鱼贯而入,而好奇的玄宗边由杨妃为他披着大氅,边支起身子观看。
前两个宫人手中捧着的是一个泥金盘龙炉,泥金炉上放置着一个浑黄颜色的粗陶三足釜,此时这个专用于贫家小户的炊具中,正冒着丝丝的气雾,淡淡的清香随着这股气雾在暖阁中流淌升腾。
除了这具三足釜,其他尚膳监宫人手中的东西倒也简单,他们手中的托盘上盛放的是各式生蔬,在这万物萧索的寒冬,绿格茵茵的好不可爱。除了这些鲜蔬之外,还有各式肉类,只是与往日那些要么斩成肉脍,要么制成肥厚的干肉脯,甚或大块炙熟的肉不同,这些花色繁多的肉类都是取其生鲜,以刀功极好的御厨切成薄如蝉翼的肉片儿,而这些肉片儿此时正卷作一团,肥瘦相间中红白两色交杂,颜色甚是喜人。
绿格茵茵的鲜蔬,红白相间的生肉片儿一一摆上了锦榻前宽大的案几,只看眼前这清爽的颜色,玄宗已是精神一振,将各式菜式细看了一遍后,笑着向唐离道:“若但看颜色甚是喜人,只是爱卿要朕等怎样食用”
“陛下稍安勿躁,这不是有涮锅嘛”,唐离口中边笑着回答,便帮着那两个尚膳监宫人在案几上放好三足陶釜,随后才又在一边的托盘中取过几个早已调制好的味碟放置于玄宗及杨妃身前。
后世冬天里,唐离最喜欢的就是这种食用方式,穿越之后离别千年,今天缘于一时的灵感使旧物重现,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一片,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油然自心底而生,许多前尘往事的画面在这个片刻陡然涌上心头,以至于唐离伸向三足釜的手都有了微微的颤抖。
眼前的这一切都可以再现,但流逝千年的时光却难再回。“开锅喽”,伸手揭开釜盖儿,在喊出这句后世重复过无数遍的话语时,在漫天而起的白色气雾中,生性倔强的唐离微微红了眼圈儿。
泥金盘龙炉中炭火咝咝作响,在寒意渐起的暖阁中让人感觉分外温暖,而随着这一股浓浓的白色气雾腾起,这种由视觉转化出的暖意更是自玄宗等人心中油然而起,虽然只是一团普通的气雾,其中却别有一股温馨。温暖之意。尤其是在身遭寒意渐侵之时更是如此。
白雾散尽,玄宗探头看去,只见陶锅中乳白色的鲜汤翻涌,而在这翻涌的鲜汤中,嫩绿的鲜蔬火候正好的已被煮成了透明颜色,原本纯绿的叶子现在看来就像水晶一样动人,使人一见之下已是食欲顿生。
唐离取过镂金的象牙筷夹起一片鲜蔬,在味碟中浅浅滚了两下后,递给玄宗道:“鲜蔬火候正好,请陛下尝尝口味如何”
滚热的鲜蔬入口,其中既有麻油的清香,又有葱蒜的调味,再加上香柔花汁的别致味道和鲜蔬的原味,这几下里交杂。对于从不曾见过这种此法的玄宗而言,这些独特味道的混杂一下子抓住了他的味觉,不等那片鲜蔬吃完,已是连连点